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docx
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来写的。思维能力:能厘清课文的层次。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课前解析关注作家及作品特点: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描述人们的日常,让人从轻快幽默的语言中品味生活的味道。在课文猫中,描写小猫的温柔可亲一一“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蹭"表现了猫的撒娇之态,“几朵小梅花”形容猫的小爪印,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关注写作方法:猫的写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文章布局清楚明了,二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猫的特点。与常见的“形散神聚"的散文布局不同,课文脉络清晰可寻,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到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将文章一分为二,关注这样的关键句,有利于厘清文意,值得师生学习。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将笔触落于细微之处,通过点滴小事表现猫的特点。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用事例佐证“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身上矛盾的“行事风格”把猫的“贪玩与尽职”体现得淋漓尽致。关注课后“阅读链接"比较阅读:老舍先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猫的性格,言语间透露着喜爱;夏可尊先生借四邻、路人、妻与孩子对猫的态度,表达喜爱之情;周而复先生描写猫的外貌神情、动作,直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三篇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然而,作者们都把猫当作孩童般看待,猫的形象被描绘得丰满可爱。教学目标1 .认识“忧、虑”等7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厘清课文的层次,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重难点)3 .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感受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并尝试练笔。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 .认识“忧、虑”等7个生字,读准"屏、折”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2 .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厘清课文的层次。3 .能感受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体会“总一分”结构在表达中的作用。一、情境导入教师导入新课:学生欣赏几组猫的图片,问:你们喜欢猫吗你们印象中的猫有什么特点师生交流印象中猫的特点。教师补充:课文的作者老舍是名副其实的“爱猫党"。他的一生中养过很多猫,对猫的喜爱之情常常溢于言表。1950年,老舍和夫人及子女搬进了北京的一座小院,他在院子里栽种了许多花花草草。每当有朋友来访时,老舍都会请他们来看花、看猫。(出示课件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老舍先生的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作家一一老舍。(板书:猫)二、了解作者作者简介。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初读课文。(1)教师播放范读。(2)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 .学认字。(1)出示词语。无忧无虑尽职屏息凝视蹭上稿子腔调瓜秧枝折花落教师指名让学生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读准词语“屏息凝视”“枝折花落"中的多音字“屏”"折",理解字在词语中的意思。3 .学写字。(1)出示生字。忧虑贪职屏蹭稿腔解闷蛇遭殃盆勃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纠正不正确的字音。重点讲解“虑”“贪"遭"易错难点字书写指导及书写要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无忧无虑、生机勃勃、任凭、屏息凝视"的意思,随机点拨,领悟方法。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老舍写了哪些猫,分别有什么特点。给课文进行分段。预设:课文描写了两种猫一一大猫和小猫。开头第1自然段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作为第2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大猫性格古怪的总体概括;第6自然段开头“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作为这段的中心句,表明下文按照小猫淘气的特点进行描写。(板书:大猫小猫)2 .互动课堂。再次细读第15自然段,说说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示课件15)(板书:古怪)预设: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猫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猫有时无比勇猛,有时又无比胆小。3 .教师提出问题:从文中找出猫的性格古怪的具体事例。全班交流,引导提升。预设1:“老实”体现在猫“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贪玩”体现在“一天一夜不回家"。“尽职”体现在捉老鼠时,“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老实贪玩尽职)预设2:猫高兴时是极其温柔可亲的,体现在“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自己解闷”。猫不高兴时是极其冷漠的,体现在“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出示课件17)(板书:温柔冷漠)预设3:猫有时又无比胆小,体现在“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猫有时又那么勇猛,体现在“遇上蛇也敢斗一斗(板书:胆小勇猛)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理解第15自然段在结构上的关系。预设:课文第15自然段是“总一分一总”结构。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及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堂演练课堂演练:根据意思写词语。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2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3 .扩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有关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4 .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一、复习回顾1 .复习词语。2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了解了大猫性格的古怪,而小猫却更可爱淘气。我们今天来细细品读课文,再次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淘气)二、精读细研,感悟特点(一)研读第一部分。1 .教师提出问题:朗读第15自然段,思考: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讨厌猫吗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2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有关描写猫性格特点的词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1)预设1:(好的表现)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教师提出问题1:从这里你感受到了猫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的预设:从“屏息凝视"中可以看出猫在工作时的认真负责,从“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中的“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的决心和耐心,以及它的尽职尽责。教师提出问题2:如果猫只是老实,成天睡觉,会讨人喜欢吗如果猫只是贪玩,一直不回家,会讨人喜欢吗预设:不会讨人喜欢。虽然猫老实又贪玩,但是尽职尽责,这些矛盾的特点集于一身,猫越是古怪,越是讨人喜欢。(2)预设2:(好的表现)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教师提出问题1:你从“踩印几朵小梅花”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脏脚印比作小梅花,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提出问题2:“小梅花”可以换成“脏脚印”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因为作者把猫的脚印写得像梅花一样美丽、可爱,而不是像脏脚印一样让人反感,可见作者是非常喜欢猫的,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更深入体会。(3)预设3:(好的表现)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教师提出问题1:猫高兴时的叫声是怎样的预设:丰富多腔。教师提出问题2: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猫的叫声“丰富多腔”在文中圈画出来。预设: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教师引导学生听听猫“丰富多腔”的叫声:粗声的猫叫,柔和的猫叫,细声的猫叫。3 .体会”不好的表现"中融入的喜爱之情。(1)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师提出问题1:谁会呼唤猫呢猫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预设:作者及作者的家人会呼唤猫,他们把猫当作了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猫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教师提出问题2:这里连用三个语气词“吧”“啊"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通过三个语气词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着急、疼爱、关心、喜爱。(2)它要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教师提出问题1:从“它要是不高兴啊"中的“啊",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疼爱和关心,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提出问题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个“印”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预设:一个“藏”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猫当作人来写,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4 .体会明贬实褒的写法。(1)过渡:有些句子表面是在写猫的不好,实际上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这种写法就是“明贬实褒老舍先生用这种写法,说明他真的喜爱猫,把猫当成了家里重要的一员。(2)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重点标记“说吧"的确”"可是"。出示例句: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预设:“说吧”的确"可是”这些词语表现出了猫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特点,独具匠心。学生自由表达。(3)仿写提示:回忆自己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有没有像猫这样看似前后矛盾的性格特点尝试将这一特点概括出来,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表现,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吧!教师引导:乌龟既迟钝又敏捷,妈妈既严厉又慈爱(二)研读第二部分。1 .读第6自然段,第一句话作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运用了“总一分”的写法。思考:老舍先生用了哪些事例来表现小猫的淘气2 .交流讨论。预设1: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To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教师提出问题1:这三句话主要写了小猫的什么预设:小猫玩妈妈的尾巴、玩鸡毛。教师提出问题2:这三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小猫的淘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耍个没完没了”表现了小猫的淘气;“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展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猫当作人来写,表现出了作者对小猫的怜爱之心。(2)预设2: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教师提出问题1:这三句话主要写了小猫的什么预设:小猫在院子里玩。教师提出问题2:你从这三句话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了小猫的淘气你还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等词语体现了小猫的顽皮,但作者认为“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说明作者对小猫的淘气和顽皮并不讨厌,而是充满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