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守有为的明代宗室藏书.docx
有守有为的明代宗室藏书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大力恢复中华传统文化,为我国古代藏书事业进入黄金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有明一代,君臣崇尚文雅,列圣之著述,内府咸有开板故其篇帙繁富,远过前人”。而藩王宗室的藏书又堪称其中翘楚,不仅历时绵长而且分布广泛。有明一代,封爵宗室须接受朝廷赏赐的大量图书典籍,“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所以,明代的宗室几乎都会在王府建立规模不等的藏书库阁,”有藩府邸必有藏书楼”。这些历时绵久、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宗室藏书,对所在区域的文教风尚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众所周知,明清统治者对民间藏书禁忌颇多,大明律规定:“凡私家收藏玄象器物、天文图谶、应禁之书及历代帝王图像、金玉符玺等物者,杖一百。”而所谓“应禁之书”无疑是一张漫天文网,不管民间收藏的诗歌酬唱、戏曲清谈,还是经史注解、天文历算,都可能纳入其中。而宗室藩府游离于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享受着较大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他们恪守对君主百分百的忠诚,明中央政府就会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足够的自由。所以,宗室勇于收藏一些宫廷不屑且民间又不敢接触的书本资料,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善本精刻。比如,私藏天文历法之书一直被视为意图谋逆的大罪,但郑府朱载墙不仅收藏天文历书,而且还直接参与编著历书。他于万历九年1581年完成了个人第一部历法理论专著律历融通之后,又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两部新的历法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这对于民间藏书家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此外,宗室藏书还搜罗了很多民间风靡一时,但被朝廷认定为“无根妄言”“不经之谈”的各类小说、杂剧。比如,早年的宁王朱权曾将府藏北曲曲牌350余种,并附录相应元明杂剧作家小传、作品评价及戏曲术语等相关内容汇编为太和正音谱2卷,又名北雅留世。它是现存最早的北曲曲谱,也是研究元明戏曲难得的原始资料,价值之大毋庸赘言。在府藏曲目的支持下,朱权还自创杂剧12种。周府宪王朱有燃在戏曲收藏和著述方面同样厥功甚伟。诚斋乐府收录其所作杂剧30余种,质量甚佳、流传颇广,晚明文坛领袖钱谦益赞之“音律谐美,流传内府,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其中,成就最高的四部分别是香囊怨团圆梦仗义疏财豹子和尚,前两者为爱情剧,后两者为水浒戏,都是明代中后期严令禁止的曲目。可当时明宣宗朱瞻基除了赐给朱有燃“优衣一袭、磕爪一板”稍具讥讽之意外,别无其他惩治。由此可见,宗室藏书著述有远较民间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也正是在他们勇于收藏创作的推进下,前代至明的许多优秀“禁书”才得以保存至今、福泽后人。随着明代宗室群体文化素养和品鉴水平的不间断提升,很多藩府已经无法满足于对图书典籍的被动收藏,转而精选经史子集径行开板雕蕖,甚至自行著述,刊印传世。据明代学者周弘祖古今书刻的统计,至少有15处宗室藩府从事自刻书本,凡所刻种类达142种;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则计为31府,凡244种;今人张秀民综合各家论述及相关资料,认为计有43府,93人,359种之众;弋阳王府刻书56种、蜀府38种、楚府26种,分列藩府刻书的前三。当然,这些也仅是现存可见可考的数据,当年宗室自刻书本鼎盛时期的数量已经渺不可知。藩府自刻书本较采购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其所提供收藏的书本品相、质量极高。因为当时稍具规模的宗室都拥有个人独立的刻书机构,如晋府有宝贤堂、赵府有居敬堂、徽府有崇德书院、鲁府有敏学书院等。这就充分保证了宗室自刻书本无论是在印刷版面上,还是内容校勘上均属珍刊善本,品质直追宋元版籍。嘉靖朝晋府自刻的唐文萃宋文鉴等文集汇编,万历朝吉府的二十二家子书,崇祯朝益府的茶谱21种,号称众多藩府精刻中的三大经典之作,享誉一时。总之,诚如潘承弼、顾廷龙所评价的:”明时藩邸王孙袭祖宗余荫,优游文史,雕蕖之业,迈轶前朝。”凭借着丰沛的藏量、精良的刻工,一部分文化修养极高的宗室开始亲自操刀著述。前文述及的宁王朱权于经史子集、医卜星象、三教九流无不有流传之作,“古今著述之富,无逾王者”。毫不夸张地说,明代20余宗室藩府几乎都有著述流传,涉及领域更是包罗万象。现仅以史学和文学为例,宁府著有汉唐秘史通鉴博论史断文谱诗谱等,晋府著有宁夏志河南通志开封府志圣典谥苑等。宁夏志开辟了宁夏地区编撰系统地方志的先河;鲁府所著之宫省览声录典故辑遗分别是历代年号和本朝典制考据的佳作;郑府的醒世词和勤有文集则清新隽雅,别具风格。除流连于文化艺术殿堂外,明代宗室们还难能可贵地关注实务,甚至涉足科学领域。周王朱楠鉴于“国土夷旷,庶草蕃尻,考核其可佐饥箧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为救荒本草。该书载录了414种野生药材,增补先前本草所未载的就达276种,“皆详核可据”。另有普济方100余卷,全书共分12大类,收788法、61739方,附图239幅,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学著作。前述郑府朱载墙编订了新的历书,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他还重新推算了回归年的长度,并通过日影实地测得了北京的纬度和地磁偏角。数学方面,朱载堵在珠算上进行开平方、开立方计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首创十二平均律,提出了“异径管说”,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物理学方面,他精确地测定了水银密度,解决了完全八度和纯五度的和声问题。明代宗室藏书作为一个涵盖藏、刻、著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功,也有呼应时代的开创之功,在明代独树一帜,对中国传统藏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作出重要贡献。张鑫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