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手指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课时 ).docx

    • 资源ID:1360108       资源大小:19.0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手指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课时 ).docx

    手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课时)22手指【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继承发扬“团结才有力量"的传统美德。语言运用:感受语言的风趣,尝试仿写。思维能力: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审美创造: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课前解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要十根手指,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2一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作用和性格。作者对五根手指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目的是由物及人,揭示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本文的语言十分风趣幽默,从外形到作用,将小小的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本文的语言表达的方法多样,感染力强。最为典型的是全文将手指这一寻常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他们各自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很是有趣。【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2 .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 .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2 .默读课文,初步作者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谜语激趣,导入新课谜语导入,引出课文题目教师:同学们都特别喜欢猜谜语,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吧。五个姐妹,住在一起,有血有肉,高矮不齐。预设:手。教师引导:对,谜底就是“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吗?(引导学生一次说出五个手指的名字)3 .教师过渡:五根手指的美丑和作用,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深入的思考。越熟悉的事物往往越容易被忽视,今天我们跟随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手指,去重新认识我们的手指,感受每一个手指的独特。(板书课题:手指)4 .作者简介。(设计意图:猜谜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下文学习起铺垫作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教师引导: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谈谈对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2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学生读。(2)教师提示“弦”的读音,不要误读成XUdn。(3)教师提示“窈窕”的读音都是三声,连读的时候“窈”会发生变调。(4)教师相机正音。(5)全班齐读。3 .指导学生书写,课件出示田字格生字。(1)学生观察(2)老师范写(3)学生书空(4)重难点字书写指导“骚":中间的点不遗漏“貌”:注意左半部分的笔画“痒"庸”:撇画舒展“仓":下面部分不要写成“匕”“享”:注意和“亨”的区别学生练写重难点字教师巡视,指导书写词语解释(1)教师引导:"窈窕"这个词的读音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先请你们在课文中找到它,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2)词语解释:文静而美好。(3)教师引导:放在文中,我们可以怎么理解呢?预设:文中指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那般曲线优美、体态秀丽。再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并画出全文的关键句。(点生回答)预设: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小结:这句话统领全文,是本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手指的特点。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板书: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性格和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L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教师引导: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大拇指的,用“/”给第2自然段分层。探究大拇指的姿态。说一说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预设: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是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探究大拇指的作用。预设:最肯吃苦的。教师引导:你们同意作者的观点吗?预设:同意。教师继续引导:大拇指的肯吃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点生回答)预设: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顶住重物、翻书页、掀电铃。教师小结:作者先概括大拇指的特点,然后举例具体说明。(5)教师继续引导: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预设:排比。(6)教师指导: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我们再继续看这个句子,找一找动词有哪些?预设:抵住,按住,顶住。教师追问:你能连着前面的形容词一起说吗?预设: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教师小结:一个“肯吃苦”的大拇指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了。作者的用词真精准。(7)教师提问: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最肯吃苦,那它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预设:不好大喜功。教师提问: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预设:”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感谢的是其它四指”。教师引导:大拇指的特点和作用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8)指导朗读教师提问: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课件出示朗读提示。(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四、品读课文,深入研究1 .了解文章构段方式(1)教师引导: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与第2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2)同桌讨论(3)全班汇报,点生回答预设:先写手指各自的外形,再写各自的作用。2 .教师引导:自由读第3-5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写其他四根手指的姿态和作用的有关语句。(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2)集体反馈汇报,教师适当引导。3 .教师过渡:现在请各小组的代表按顺序汇报,先说说手指的姿态,再说手指的作用。4 .学习食指(1)点生汇报预设1:食指的姿态是不窈窕的。教师引导:为什么说食指不窈窕,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预设2:食指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2)教师提问:食指的作用是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预设3:食指的工作多而复杂。5 .学习中指(1)点生汇报预设1:中指地位最优,相貌堂堂。教师小结:中指的位置最独特。还有谁来补充。预设2:他的姿态曲线优美,养尊处优。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理解“养尊处优的"?结合课文说一说。预设3:无名指和食指贴身左右,而且他永远不会受到外物冲撞教师引导:这样的优势位置,他的作用一定很大了。预设4:中指只出面不出力。教师引导: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的?预设5: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只在旁略为扶衬。教师小结:你们发现了吗?这段描写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拟人。6 .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1)明确拟人的概念(2)了解拟人的作用(3)出示仿写练习,全班齐答7.学习无名指和小指(1)点生汇报教师引导:无名指和小指的特点是什么?预设:体态秀丽但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2)教师继续引导:老师发现这个段落里有一个句子值得我们聚焦。课件出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预设:这是一个设问句。8.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完成以下表格吗?(1)学生自主思考(2)全班交流汇报(3)课件出示答案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 .课堂演练2 .教师讲解3.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手指中指:养尊处优,略为扶衬无名指:秀丽可爱小指:能力薄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2 .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3 .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品析课文,感受语言1 .教师导入: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充满趣味性,请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觉得有趣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作批注,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再选择几处抄写下来。(1)同伴交流讨论,合作学习(2)进行语句积累2 .品析句子(1)教师出示句子:同学们,来看看老师积累的句子。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有趣呢?预设:我从曲线优美和养尊处优可以看出来。教师追问: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预设:曲线优美一般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养尊处优指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教师引导:作者联系中指的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的确很有趣。(2)教师过渡:再来看看这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有趣在哪里。预设:第二个句子语言更加的生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小结:手指的样子和人物之间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样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更生动、活泼。所以我们会更喜欢第二个句子。3 .教师引导:我们除了从句子的表达手法可以感受语言的风趣和幽默,通过朗读也可以体会语言的风趣与幽默。(1)教师:大家先来回忆或演示一下下面这些情形。(2)学生表演(3)教师提示重读词语(4)教师范读(5)点生朗读(6)全班评议4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体会语言风趣的方法都有哪些?预设1:从用词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与幽默预设2:从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风趣与幽默预设3: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风趣与幽默5 .教师总结: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感受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习得课文的写作手法。)二、领悟道理,总结全文1 .教师导入: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用原文回答)预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2 .教师小结:这也是本篇课文的主旨。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这句话讲了哪两层意思。作者为什么说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以下问题。3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3题。(1)学生自主思考(2)全班交流汇报预设:大拇指让我想到了勤劳朴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人教师追问:你想到了哪些职业呢?预设:清洁工、修理工等教师继续引导:食指呢?你们有什么联想。预设:食指让我想到了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机敏的人。教师提问:比如哪些职业?预设:消防员、警察、边防战士等。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人的确如同五个手指,姿态各异,各有所长。4.探究含义(1)教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思考主旨句的两层含义。

    注意事项

    本文(手指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课时 ).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