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核心知识.docx
糖尿病患者核心知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而血糖监测是糖友们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血糖状态,也可以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正确地测血糖,以及血糖监测的一些小技巧。采血时,要将采血针按压到手指的侧面,等待血液自动流出。看到血液自然流出后,将试纸对准血滴自然吸血,随后等待血糖仪显示结果。期间,可以用医用棉球、棉签按压出血部位止血。采血后,需及时将血糖数值记录下来,同时记录监测血糖时间。最后,切记找一个不易被刺穿的塑料瓶,将采血针以及血糖试纸回收到其中,避免刺伤他人,也避免一些传染病的传播。自我血糖监测的频次和时间血糖监测的频次和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患者可以请医生帮助确定自己监测血糖的具体时间、频次,并使用血糖监测表记录每次测量的血糖值。监测时间点主要包括起床(空腹血糖)、三餐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22:OO前)、夜间(一般为凌晨2:003:00)。监测频次建议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如无医生建议,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把握以下原贝I:1 .血糖控制不佳或病情较重的,应每天监测4-7次,必要时增加次数,直至病情稳定;2 .血糖控制达标且稳定的,可以每周监测1-2天,每天4-7次;3 .使用胰岛素治疗初始阶段应每天监测5-8次,达到目标后可每天监测2-4次;4 .使用胰岛素治疗达到目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疑有夜间低血糖的,应监测夜间血糖。自我血糖监测的小技巧首先,血糖仪是需要定期校准的。平均3个月左右可以对血糖仪进行一次校准。有些血糖仪中自带校准液,即可用校准液进行校准。也有些血糖仪不带有校准液,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去医院复诊的时候,随身携带自己的血糖仪,在静脉采血以后立即进行指尖血糖的监测,在获得两个数据以后进行一下对比。如果我们的血糖是小于5.6mmolL的话,两个数值的差距应该在±0.83mmolL以内;如果血糖是5.6m11olL,两数值差距应该在±15%以内。例如血糖是10mmolL,那么静脉血糖和毛细血管血糖之间的差距应该在±1.5以内。如果符合这个区间,就说明血糖仪基本准确。如果血糖仪的偏差比较大,大家可以从多方面找找原因,如试纸是否过期了,是否保存得当,也可以联系血糖仪厂家,寻找解决办法。另外还有个小技巧。就是关于测血糖前的清洁问题。在测血糖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双手的清洁,可以用清水或者肥皂水充分清洁双手,避免沾染其它的物质。如吃完水果测血糖,血糖数据超标,一方面与进食水果有关,另外也可能是没有洗手,果糖类成分沾到手上,影响了血糖监测的准确止匕外,很多人说采血需要采用第二滴血,其实据研究显示,患者第一滴血、第二滴血和静脉血糖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以不必拘泥于用第二滴血进行血糖监测。血糖监测看似简单,还是有很多小技巧的。只有糖友们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按照这些规范去做,才能拥有准确的血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