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学2024年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docx
第七中学2024年工作执行和完成情况2024年学校秉承“超越自我向美而生”的校训,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努力培植“明德、笃行、求真、尚美”的校风,实现了引领全市乃至全省高中教学特色多样化发展的办学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深化党建根基,铸造党建优质品牌学校积极打造“以美育美,成就大美”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深化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重视红色信息的宣传,健全涉校舆情处置机制,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成立知联会,切实提升统战工作质量和水平。开展防范和抵御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完善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党支部评星定级和“两优一先”评价等三项工作机制,推进双培养工作机制,发展党员1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4名。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区教体局统一部署,调整了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结构,从骨干教师中选拔局聘4名、校聘中层教干7名。出台*七中教干考核评价方案,强化年轻干部工作责任制,加强处室领导力量,优化年级管理结构,落实党员“青蓝结对”工程,为学校发展增添后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引领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把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积极打造市区校三级名师队伍,组织教师和班主任研修培训、外出学习,组织美术音乐教师参观画展、参加音乐会,到中央美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研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开放、多元、个性”的课程新模式。学校继续推进365生本课堂模式,探索教干包备课组,研读研做高考题等新形式。构建以“七彩课堂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以“沂蒙精神”为主的德育系列课程。通过学生外出写生、书画作品展、开放雕塑室、打造心理咨询室、参加叶圣陶杯作文竞赛等活动,提升了特色课程整体育人的显著功能。2024年,学校高考再创新辉煌。本科特招进线22人,本科一段线进线204人。艺术类本科录取435人,普通类录取104人,合计录取539人。其中,双一流高校47人,普通文理2人被“双一流”高校录取。艺体名校录取保持良好势头,3名同学被中央美院录取,1名同学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2名同学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5名同学被山东大学录取,彰显了“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办学目标。自2014至今,学校已连续十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艺体生培养先进学校荣誉。三、加强示范引领,打造高质量特色学校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特色办学路径越来越广。2024年,学校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高中,成功举办第十届校园文学教育成果展评活动do余所市域内外学校来校参观交流学习,20余所全国高校先后与我校签订优秀生源基地协议。2024年4月,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普通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素养评估交流研讨会上,学校做了特色兴校以美化人特色建设报告。2024年7月,在枣庄举行的山东省美术学科基地建设交流会上,学校做了乘势而上内涵推进特色高中建设启新程的报告。2024年8月,在全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座谈会上,任刚书记特别表扬了我校入选山东省首批特色高中,特色很鲜明,做到了“专精特”。2024年12月,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波一行莅临学校开展调研,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全校师生讲授思政课。学校不断加强与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一流学府的联系,构筑特色品牌发展平台。*日报沂蒙晚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先进的特色办学经验。四、创新管理形式,注重服务细节质效推进建章立制,规范教育行为。2024年,学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修订系列规章制度,如*第七中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大宗物品采购制度购物审批制度财务报销制度等。学校通过设立“校长信箱”、监督电话,召开家长会、校长助理座谈会、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印发“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诚恳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规范收费行为,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学校严格按照物价局、教体局核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严禁各年级班级以家委会名义或班级活动名义乱收费,搭车收费。不断加大餐厅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提高餐饮质量,丰富食品品种,确保卫生健康。守牢工作底线,构建和谐校园。对“学困生”实行“结对帮扶”,落实贫困生减免学杂费政策。接受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用于捐助困难学生和改善办学条件。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代表进课堂、进餐厅、进宿舍,全方位督查各项工作。设立“校长谈心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市级心理健康站,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筛查与疏导活动。建立矛盾纠纷排解工作机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和全景演练活动,做实做细安全隐患排查,积极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学校荣获*市星级“六无”平安单位称号。五、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学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党纪法规和制度规范学习,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积极开展廉政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结合区委第十一轮巡察“回头看”,深入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结合五一、中秋、教师节、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提醒教育,扎实开展上级部署的有关活动及专项治理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推动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用力不足。推动学校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差距,思想引领存在偏差,对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缺少系统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够均衡。比如,区委巡察发现,对于学校“三足鼎立”的发展规划,资金大量用于音乐方向,实际音乐生占比仅为4.8%,体育方向支出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学校校舍资源不足,作为省级特色高中,校区面积仅49.3亩,却容纳了47个教学班,2330余名学生,学生吃住学活动场地等比较紧张;学校专用教室不足,文化课选科走班受到限制;社团建设专用教室不足,课程开设很难实现多元化发展等等。规划的火车站片区新校区建设,一期项目占地仅61.2亩,要容纳60个教学班,且因资金问题推进困难。(二)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工作存在短板,高中特色育人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工作量大,比较辛苦,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作为特色高中,艺体教师专业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一流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缺少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专业优秀师资。数学政史地教师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高级教师从事一线教学比例偏低。优质生源不足,特色发展缺乏后劲。高一新生入学成绩在*考区的位次已到11878名,学生文化课基础十分薄弱,冲击名校困难重重。(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偏差,学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思政课建设还有很多不足,校本课程建设不够有力,“五育并举”仍有差距,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细化落实不到位,比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功能室利用不充分,禁止使用手机制度执行不到位,执行流于形式,把关不严,学生携带手机入校问题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