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1356196
资源大小:14.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1950年代,在孙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以诗化、散文化为美学追求的农村题材小说作者,他们被称为(八)。A荷花淀派B. 茶子花派C. 山药蛋派D.山西派2,下列不属于1980年代小说作品的是(D)。A芙蓉镇B.古船C.红高粱D.红岩3.19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等。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4.在新时期,传承了沈从文田园牧歌风格的作家是出生于江苏高邮的(B)。A.浩然B.汪曾祺C.李津D.刘绍棠5王安忆在1980年代的创作不包括(八)。A.长恨歌B.小鲍庄C.荒山之恋D.小城之恋6.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D)。A.冈底斯的诱惑B.虚构C,西海无帆船D.拉萨河的女神7 .小说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八)。A.刘震云B刘恒C池莉D.苏童8,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C)。A.苏童8 .刘震云C刘恒D池莉9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是(C)。A郎红浣B.金庸C.梁羽生D,古龙10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D)。A.韩少功B.贾平凹C.余秋雨D.王小波IL(D)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A.创业史B红日C.红岩D,红旗谱12.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八)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A.今天B.这一代C.红叶D,第三代13.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作者是(八)。A迟子建B.王安忆C.周大新D.贾平凹14(八)早期的作品哦,香雪与汪曾棋(受戒一样,有着纯净的诗意化,散文化小说的风格。A铁凝B.王安忆C.陈染D.茹志鹃15.(C)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A史铁生B.余秋雨C.巴金D杨绛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内容切题,逻辑清晰,文字通顺)16 .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所蕴含的多重思想意义。答:(1)在刻画林震的工作热情时,作家勾勒出三个各有特点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一一专横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韩常新和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刘世吾,具有政治小说(官场小说)的意义。(2)在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中,刘世吾的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并没有彻底麻木,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义,催生对于革命后新生活平庸化的思考,因而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意义。(3)小说并没有止于欣赏林震的理想主义热情,而是通过林震的经历说明生活斗争比书本更复杂,具有成长小说的意义。17 .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答:(1)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而只是聪明地截取了三个横断面,三幕戏相对独立,多达70多个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浓缩在裕泰这所普通的茶馆之中;(2)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成功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三.分析题体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深入,分析具体,逻辑清晰,文字通顺。答案不得少于500字)18.余华小说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擅变,请结合余华前后期的作品,分析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转变的。答:余华小说从先锋到世俗的擅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叙事风格先锋时期:余华在先锋时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等,叙事风格极具实验性和颠覆性。他常常采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顺序,时间和空间在小说中被随意打乱和重组,以此来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传统的叙事逻辑。世俗时期:到了世俗时期,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余华的叙事风格变得平实、简洁而流畅。他回归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更容易进入小说所构建的世界。主题思想先锋时期:先锋时期的作品主题多关注人性的黑暗面、暴力和死亡等极端主题,试图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写来揭示人类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如在现实一种中,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展现了人性中原始的暴力和残酷。世俗时期:世俗时期的作品主题转向了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强调生命的坚韧和生存的意义。活着通过福贵一生的苦难经历,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和命运无常中顽强的生命力;许三观卖血记则通过许三观为了家庭不断卖血的故事,反映了普通人在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与坚持,凸显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人物塑造先锋时期:先锋时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抽象的符号,缺乏明确的个性和背景,他们更多地是为了体现作者对某种哲学观念或人性本质的思考而存在。例如河边的错误中的疯子,他的行为乖张,是混乱和非理性的象征。世俗时期:世俗时期的人物形象则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像活着中的福贵,从一个富家子弟逐渐沦为贫苦农民,他的性格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变化,变得坚韧、豁达;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有着普通人的自私、善良和无奈,是一个极具真实感和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对于余华小说的这一转变,应该以客观和全面的态度来看待。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种转变使余华的作品更加贴近大众,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他的小说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世俗化的写作也使余华能够更深入地挖掘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展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韧性,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余华的转变是对市场和大众口味的一种妥协,先锋时期的那种创新精神和对文学本质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但无论如何,余华的这一转变是他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丰富了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