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电极碳素制品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docx
石墨电极碳素制品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碳素公司生产石墨电极等碳素制品,其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原料准备- 原料选取:选用石油焦、沥青焦等作为主要原料,根据产品需求可能还会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煤沥青等。- 原料煨烧:将原料在高温煨烧炉中进行燃烧,去除水分、挥发分等杂质,提高原料的密度、强度和导电性等性能,煨烧温度一般在12000C-13000Co混捏与成型- 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煨烧后的原料与粘结剂(如煤沥青)进行配料,确保各成分的比例准确。- 混捏:将配好的物料放入混捏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和捏合,使粘结剂均匀地包裹在原料颗粒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混捏料。- 成型:采用挤压成型、模压成型或等静压成型等方法,将混捏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生坯。焙烧- 装炉:将生坯装入焙烧炉中,在生坯四周填以冶金焦粒等填充料,防止生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形。- 加热与保温:以煤气、天然气或重油等为燃料,对焙烧炉进行加热,使炉内温度逐渐升高到1200oC-1300oC,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使生坯中的有机物发生热解、缩聚等反应,转化为无定型碳。- 冷却与出炉:焙烧完成后,让炉内的制品自然冷却或通过强制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出炉,得到一次焙烧品。浸渍- 预热:将一次焙烧品在预热炉内于280。C-320。C温度下预热4-6小时。- 浸渍:将预热后的半成品装入密闭的浸渍罐内,先抽真空,然后加入熔化的沥青,在180。C-200的温度下加压至1.27MPa-1.47MPa,保持2-3小时,使沥青充分浸入到焙烧品的孔隙中。- 冷却:浸渍完成后,采用罐内冷却或罐外冷却的方式对浸渍品进行冷却。二次焙烧- 装炉:将浸渍后的半成品装入二次焙烧炉内,无需填充料。- 加热与保温:以煤气、天然气或重油等为燃料,对二次焙烧炉进行加热,使炉内温度升高到750-800,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冷却与出炉:二次焙烧完成后,让炉内的制品自然冷却或通过强制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出炉,得到二次焙烧品。石墨化- 装炉:将二次焙烧品或一次焙烧品装入石墨化炉内,在制品周围填充石墨化介质。- 送电加热:通过向石墨化炉内通入大电流,使炉内的制品在高温下发生石墨化反应,将无定型碳转化为石墨晶体结构,石墨化温度一般在2800-3000o- 冷却与出炉:石墨化完成后,切断电源,让炉内的制品自然冷却或通过强制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出炉,得到石墨化制品。机械加工- 切割:根据客户的需求,采用切割设备将石墨化制品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和尺寸。- 车削与磨削:对切割后的制品进行车削、磨削等加工,以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钻孔与攻丝:根据需要在制品上进行钻孔、攻丝等加工,以便于制品的安装和使用。检测与包装- 检测:对加工后的碳素制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尺寸精度、密度、强度、导电性、抗氧化性等性能的检测。- 包装:将检测合格的碳素制品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薄膜、纸箱、木箱等包装材料,确保制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