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
矿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规范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防止尾矿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制度。尾矿库是矿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安全,故需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第二章制度目标本制度旨在:1 .明确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标准和流程,提高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水平。2 .规范隐患排查的责任分工,确保各级人员明确职责。3 .建立有效的隐患治理机制,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4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感,形成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围。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尾矿库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尾矿库的建设、运行、维护及关闭阶段的隐患排查。2 .涉及尾矿库安全管理的各类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3 .所有参与尾矿库安全监测和评估的第三方机构。第四章法规依据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1 .矿山安全法2 .尾矿库安全管理规定3 .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4 .水土保持法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第五章隐患排查规范1 .排查频次:尾矿库隐患排查应每月定期进行,节假日及恶劣天气前后应加密排查。2 .排查内容:一尾矿库结构安全情况(坝体稳定性、渗漏情况等)。 周边环境影响(地下水、地表水污染情况等)。 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泵房、管道、监测设备等)。 人员安全管理情况(施工人员安全培训I、应急预案演练等)。3.排查工具:应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六章责任分工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尾矿库隐患排查的总体协调工作,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并组织实施。2 .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隐患排查工作,及时记录隐患情况,并上报安全管理部门。3 .技术支持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协助进行隐患排查和数据分析,确保隐患排查的科学性。4 .全员参与:所有相关人员均应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第七章隐患治理流程1 .隐患识别: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检查、设备监测等手段识别隐患。2 .隐患评估:对识别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隐患等级(重大隐患、一般隐患、轻微隐患)。3 .治理措施制定:根据隐患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责任人。4 .整改落实: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隐患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5 .后续检查:整改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进行后续检查,确认隐患是否彻底消除。第八章监督与评估机制1 .定期监督: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2 .评估报告:每季度应编写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与评估报告,明确隐患排查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3 .反馈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制度的不断完善。4 .外部评估:定期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尾矿库安全管理进行评估,确保隐患治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九章培训与宣传1 .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尾矿库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培训班和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重要性的宣传。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第十章附则L制度解释权: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安全管理部门。4 .实施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5 .修订流程:本制度如需修订,需经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讨论,报公司领导审核后方可实施。通过本制度的实施,确保尾矿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尾矿库安全风险,保障企业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