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及培训制度.docx
-
资源ID:1354368
资源大小:9.0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及培训制度.docx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及培训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死因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死因监测数据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结合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死因监测工作例会制度例会频次:定期召开死因监测工作例会,每1月举行一次。如遇特殊情况或紧急任务,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召开。参会人员:例会由中心主任主持,参会人员包括组长、副组长、全体工作人员、负责死因报告的医生及相关信息统计人员等。例会内容工作汇报:副组长负责人汇报上一阶段死因监测工作进展情况,包括死亡病例报告数量、报告及时性、数据审核情况、漏报调查结果等。数据质量分析: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评估死因编码准确性、根本死因确定的合理性等。通过数据比对,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报、错报情况,并分析原因。问题讨论与解决:针对工作汇报和数据质量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参会人员进行讨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节点。工作部署:根据上一阶段工作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部署下一阶段死因监测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各科室职责和工作目标。信息传达:传达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关于死因监测工作的最新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会议记录:安排专人负责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内容、讨论结果、工作部署及整改措施等。会议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工作档案以备查阅。三、死因监测工作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制定:副组长根据死因监测工作需求、人员变动情况以及上级部门要求,每年年初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及地点等。培训内容基础知识:包括死因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等。专业知识:死因诊断标准、ICD编码规则及应用、死因报告卡填写规范、死因调查技巧等。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培训内容有所侧重,如对临床医生重点培训死因诊断和报告卡填写,对防保人员重点培训ICD编码和死因数据审核。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死因报告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员正确判断死因、准确编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分析常见错误案例,找出问题根源,避免类似错误发生。新进展与新要求:及时介绍死因监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方法以及上级部门发布的新政策、新要求。培训方式集中授课:邀请上级专家、专业编码人员或中心内部业务骨干进行集中授课,系统讲解死因监测相关知识和技能。网络培训: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视频会议等方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工作人员随时学习。同时,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效果。现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新入职或业务不熟练的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如在填写死因报告卡、进行死因调查时,实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案例讨论:组织学员对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最佳解决方案,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考核:每次培训结束后,应组织相应的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考核结果应记录在案,作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安排补考或再次培训,直至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学员反馈、实际工作表现等方式,了解组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以及培训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不断提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