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低空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问题突出,随着以无人机配送为主的低空物流新场景的发展,“干一支一末”无人配送体系将逐步建立,并融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更加高效的多式联运模式,推动现代物流整体效率提升、成本优化、运力重构,助力构建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快递物流市场新格局。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低空经济成为物流新模式培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低空物流新业态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EmergenResearch(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报告预测,全球无人机物流和运输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达到31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5%。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计,2024年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其中快递物流相关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到2040年,无人机配送占当日包裹递送量的比例将达30%o一、低空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低空物流是指利用无人机等航空器,在低空范围内进行物流配送的新型物流方式,其立体的运输特性,能够突破传统物流依赖地面交通网络的限制,具有快速高效、调度灵活、节约成本等优势,正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全球无人机配送业务兴起从全球范围来看,亚马逊最早提出了无人机送货概念,于2013年发布无人机递送服务。谷歌、沃尔玛、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等多家公司紧随其后启动了无人机物流项目,日本以及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也在积极探索无人机在物流业的应用。我国顺丰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无人机物流的构想,并在2013年开展载货试飞。截至目前,顺丰、美团、讯蚁、京东、纵横、苏宁、邮政、中通、圆通、菜鸟、韵达等平台纷纷试水并布局无人机物流业务。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无人机126.7万架,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民航局已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二)多省市竞相角逐“低空第一城”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苏州等20余省市接连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和支持政策,在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场景应用、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优化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在示范应用上,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聚焦“干线一支线一末端”(以下简称“干一支一末”)物流配送需求,在长三角、粤港澳、川渝、内蒙古、陕西、新疆等重点地区,鼓励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低空经济先行者,走在全国低空物流产业培育的前列。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深圳、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与第二名,集聚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大疆、丰翼科技等全国头部企业,并创下多个全国第一。从空间布局看,已形成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制造产业集聚区,其中深圳以发展消费级无人机为主要特色,也积极布局工业级无人机产业,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无人机之都”;广州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飞行汽车研制方面展现出强劲实力,拥有多家头部企业;珠海借助中航通飞落地,构建完整的通航产品体系,并通过“双航展”优势促进了产业集聚。公开数据显示,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50%,已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产业图谱涵盖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等上中下游全板块,包括旅游业、物流业、巡检业在内的各种低空应用场景等,形成了长链条、广辐射的低空产业生态圈。在无人机物流配送典型应用场景方面,2024年4月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航线“深圳一中山”完成首飞,配送时长由12小时缩短至4小时。截至2023年底,深圳累计开通无人机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无人机送外卖、送快递”逐渐成为现实。(三)头部企业纷纷抢占低空物流新赛道顺丰、美团、京东等快递物流龙头企业依托各自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物流渠道、应用场景等优势,加速布局无人机配送业务,探索常态化、商业化运营新场景。顺丰是业内首家提出无人机物流构想的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研发和试运营,依托顺丰同城配送资源,推出了包括“同城即时送”和“跨城急送”在内的无人机物流产品,是国内首家获得无人机运营(试点)许可证的企业,其终极目标是建设基于无人机的城市“区域级物流枢纽+社区级网格点+终端”三级低空经济网络。顺丰现拥有丰鸟、丰翼两家无人机科技公司,分别布局干支线、末端物流网络。目前,丰翼科技已在深圳实现常态化运营部分路线。截至2023年底,丰翼科技累计在全国开通215条航线,飞行80余万架次,运输货物近300万件,运输重量超1500吨,飞行总里程达400余万公里,且迄今为止,IO0%安全运营。美团无人机业务依托美团平台流量资源和业务基础,布局无人机全产业链,构建了包括综合自主飞行无人机、自动化机场以及无人机调度系统在内的城市低空物流网络。为提升城市即时配送的效率与体验,美团于2017年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同年11月,美团与上海市合作,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城市低空物流运营示范中心,并在2022年12月于上海市金山区开通了常态化航线。截至2024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开通31条航线,完成超30万个订单,可提供超9万种的商品选择。京东在低空物流方面,依托其强大的物流网络体系,聚焦于三大类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方向进行试点:一是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二是城市即时配送(C2C方向),三是商超配送(B2C方向)。在产品方面,京东物流无人机重点产品有JDX500“京蜓”自转旋翼物流无人机和JDX50“京燕”多旋翼无人机两大系列。其中,“京蜓”系列目前主要进行适航取证及相关航线飞行测试;“京燕”系列末端配送无人机目前已量产o京东低空物流项目聚焦偏远地区的末端配送,规划建设了“干一支一末”三级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在陕西、江苏等地实现了常态化配送运营,并建立了无人机全国运营调度中心,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村、道路不畅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二、低空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仍然较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研数据,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相比而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欧盟、东盟等主要经济体上述指标占比分别为7%、6%和10%o因此,“低空+物流”的新模式、新业态,不仅能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也能降低运输成本,是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的重要手段。分析低空物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有助于加速构建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快递物流市场新格局。(一)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从实践经验来看,顺丰、美团等行业先锋目前还是以同城即送、末端配送场景为主,其他跨城、干支线场景的应用相对较少。未来,随着现代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干一支一末”跨省低空物流场景将更加丰富。2024年6月,国内首个“干一支一末”跨省低空物流首航成功,一架固定翼通航飞机从外省飞行2.25小时后安全降落成都(金堂)淮州机场,这批货物通过无人机运输至金堂县科玛小镇,最终由快递员配送至客户手中,减少物流运输中转时长8小时,提升服务配送效率20%。在应用领域方面,医院和卫生站点、城市园区、高校、景点等场景,以及高时效性、高附加值货品的运输,还有乡村和交通不便区域的递送服务等多元化场景也会有较快发展和突破。(二)“制造+运营”一体化将成为低空物流主要发展模式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在无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应用领域,鼓励龙头企业探索形成产品研制、场景构建、示范运行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商业场景的应用落地需要有核心技术的支撑,应用场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也能不断促进技术的迭代和升级,未来“制造+运营”一体化有望成为低空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美团为例,美团在无人机配送领域一直坚持自研路线,最新发布的第四代无人机最大载重2.5kg,最大起飞重量9.5kg,满载最大配送半径达5km,满载最大配送距离达10km,可在零下2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的中雨、中雪、6级风、弱光等环境中稳定飞行,能够适应97%以上国内城市的自然环境要求。2023年9月,美团在深圳龙华落户无人机智能制造中心,该中心承担美团自研无人机及配套智能模组等装备的研发验证、试制、量产及维修等工作,具备年产超万台智能装备的能力。自此,美团也实现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到运维服务等全链条环节的布局。(三)低空物流行业不断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随着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数字挛生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引入,低空物流行业将不断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例如,除了用常规的方式扩建物流,亚马逊还将AI赋能纳入其未来的物流发展战略,亚马逊的物流网络利用AI来优化库存管理,确保每个地点都有最有可能在该地区销售的商品,并在全球仓库和配送网络中部署了超75万台机器人,来进行高度重复的工作。2024年2月,亚马逊宣布将投入10亿美元加码AI机器人创新,以此提高其物流网络的运输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止匕外,与传统物流相比,无人机配送减少了地面交通的拥堵和排放污染,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助推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双碳”目标下,低空物流将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四)低空物流必将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协同配送、运力优化无人机配送是对传统物流体系的有益补充。传统的公路、航空、铁路、管道、水运,加上无人机的末端配送和支线运输,将形成更高效的多式联运模式,推动现代物流的整体效率、成本和运力得到优化和重构,提升现代物流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例如,顺丰和丰巢联合打造“无人机+丰巢柜”配送方案,两家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打通从空中物流到末端配送的环节,一起打造低空物流新业态,成为顺丰“干一支一末”无人配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测试,相比转运中心到网点末端的传统地面运输方式,无人机接驳节省了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了时效,大约可节省60%的时间。三、低空物流行业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制约因素(一)关键技术不成熟无人机等航空器是低空物流行业的核心,我国无人机产业在核心电池、芯片、智能感知、降噪等关键技术环节相对薄弱,人机主控芯片、传感器等高价值零部件仍以进口为主,在续航能力、避障技术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还存在掣肘。在续航能力方面,目前大部分无人机采用锂电池工作,存在电池能量密度限制问题。其续航能力大致为满载45分钟至1小时,可以满足大部分短距离、少量配送需求,但是难以满足长途和大规模配送的需求。在高空避障方面,由于路况复杂,无人机难以进行自主路线规划。例如,如何安全避开障碍物的同时又不偏离航线,是无人机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安全性方面,无人机作为精密的智能电子设备,偶遇风、雨、雷、电等异常天气可能会导致无人机短路;若操作员操作失误或遭遇人为破坏导致工作任务中断,则会对无人机和货物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对地面第三方或公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止匕外,还有数据安全问题,无人机在低空进行拍摄和监测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确保数据收集和使用的合法性及合规性。(二)成本制约大规模发展无人机配送虽然在时效性、可达性、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但是该业务前期研发、制造等资金投入巨大,很多工业级民用无人机一直依靠政府补贴和项目扶持模式发展。例如,深圳对符合条件新落户深圳的低空经济企业最高奖励2000万元;增资扩产的最高资助金额达5000万元;对在深圳开通低空物流配送新航线的企业,挂钩航空器大小、运营架次等指标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