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RBRVS为基础的全工作量绩效核算方案.docx
-
资源ID:1353830
资源大小:10.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以RBRVS为基础的全工作量绩效核算方案.docx
以RBRVS为基础的全工作量绩效核算方案(一)、医师类核算单元核算公式:按诊疗项目统计工作量计算医师绩效,扣除科室可控成本后,与综合质量指标综合计算。医疗组医生的绩效=诊疗项目A的总量*项目A的点值+诊疗项目B的总量*项目B的点值+诊疗项目C的总量*项目C的点值+医师类绩效=(判读点值+执行点值+手术点值)*点值单价-成本-工资(1)判读是指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读行为所付出的脑力劳动。(2)执行类是指由临床医师科室执行的,包括:治疗、诊疗、诊察。(3)手术类是指由临床医师科室执行的手术操作和介入手术操作。(4)项目绩效点数设计原理:参考相对价值比率RBRVS,通过比较医生服务中投入的各类资源要素成本的高低来计算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并结合服务量和服务费用总预算,算出每项诊疗务项目的医师绩效费。结合诊疗项目的难度、风险、劳动强度、成本等要素评价各诊疗项目的相对绩效价值作为绩效点数。2、医师项目绩效点数设计原则:(1)必须为医师亲自操作的项目。(2)药品收入、耗材收入、血费收入不纳入核算。(3)技术、责任、风险高,花费时间多的项目,其工作量价值体现亦高,项目绩效点数就高,反之则低。(二)、病区护理核算单元1.病区护理病区护理类绩效工资=(床日数+出院人数*3)X护理时数X每绩效工作量单价+护理费点值*点值单价+支出定额-成本-工资公式说明:(1)病区类护理绩效以“床日数”和“出院人数”作为基础工作量指标,使用“护理时数”综合反映不同护理单元在不同病种下护理的难易度、技术要求和治疗护理的风险程度。护理时数参照国内同级医院和本院各病区实际业务情况制定。(2)护理费点值是护理人员执行的,可客观计量的护理类项目,可体现护理病区主要工作量。(3)支出定额为动态计算项目。以支出定额加强对可控成本的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改善病区收支结构。2.非病区护理类非病区护理类=护理执行点值*点值单价+支出定额-成本-工资主要执行项目选取非病区核算单元主要的操作项目,如手术室的手术台次、产房的顺产人次等。(三)医技类核算单元医技类绩效工资=(支出定额-成本)+执行点值-工资药剂科:(西药项目数+中成药项目数+中草药项目数*3)*点值单价-成本-工资公式说明:(1)执行点数:E主要执行项目工作量*项目绩效点数,项目绩效点数参考RBRVS,根据工作风险程度、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科室奖金水平综合评定。药剂科以药品项目数作为主要工作量指标。(2)支出定额=非材料收入*变动成本率;控制比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设置,用于控制医技科室成本发生额与成本定额的差额对绩效总量的影响。(四)、医辅类核算单元I、核算公式:医辅类绩效工资=工作量指标(KPI)*绩效点单价-成本-工资2、公式说明:(1)工作量指标:选取医辅科室的主要工作量指标核算。(2)绩效单价:根据科室历史奖金水平、结合劳动强度、医院绩效预算综合制定。(五)、行政后勤类:1 .普通员工:按全院医师、护理、医技科室平均奖的百分比核算(85%,具体根据医院的历史数据及预算所得)。2 .行政领导:组长暂按全院医师、护理、医技科室的平均奖计算;副科长暂按组长的1.2计算;副科长主持工作暂按组长的1.4计算;科长暂按组长的L6计算;副院级暂按组长的2.O计算;院级暂按组长的2.2计算。(六)临床科主任、护士长管理岗位奖核算科主任管理岗位奖核算以科室人均绩效为基数,按岗位系数核算。由院里统一发放,不在工作量核算之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