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温通拨筋罐.docx
中医特色疗法温通拨筋罐温通拨筋罐,罐口由12片梅花瓣口设计,内插艾条直径达5cm,温通拨筋罐是拔筋、推拿、艾灸三合一的治疗与舒适性并存的新疗法,拔筋与推拿直达病所,加之艾条热力浑厚,从而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温里散寒、补足阳气口。温通拨筋罐作为中医疗法之一,在调理气滞血瘀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和临床效果。其原理在于通过局部温热和拨动的方式,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以缓解疼痛、消除淤血,改善局部组织供氧供血情况2。基于中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通过拨动罐体,可以刺激经络气血的流通,促进淤血的消散3,改善气血循环,从根本上缓解疼痛,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调节阴阳平衡。一、温通拨筋罐的治疗原理内经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温通拨筋罐基于中医“温法”理论,强调“以温促通”,实现理气、活血、通络的目的。“温”是方法,通过温热作用散寒、化湿、行气、活血。瘀滞得温而行,痰浊得温而化,寒湿得温而散,虚损得温而补。“通”是目标,通过改善气血运行,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消除病因和症状。温通拨筋罐正是通过“温”的外力,达至通”的效果,重视阳气对促进气血流通的关键作用,以调治因气血不畅所致疾病为核心大法,通过补益脏腑之虚弱,疏通经络之阻滞,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与健康。二、温通拨筋罐的手法介绍温通拨筋罐集拨筋、艾灸、刮痴三种经典疗法于一体,根据不同症状与病理特征灵活组合,形成科学、高效的治疗体系。1 .拨筋:通过温通罐的齿状设计,精准作用于病筋与经络,采用不同手法进行针对性治疗。挑拨法:针对较粗的筋结,利用罐体齿状尖端在筋结周围来回挑拨,以松解病筋,疏通瘀滞。刨动法:针对较细或成片的病筋,用罐体齿状斜面端进行来回刨动,增强局部刺激,促进气血流通。点穴法:针对筋结点或阿是穴(痛点),利用罐体齿状尖端进行点穴按压,精准作用于病理部位,疏通经络。2 .艾灸:温通拨筋罐专用艾灸结合温通罐的热能调节,起到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回旋灸:通过类似摇骰子的方式煽动风力加强火力,罐体进行左右或反复旋转,均匀刺激大面积皮肤,提升灸疗效果。温和灸:针对特定部位或穴位,将艾条调整至适当高度进行坐罐,温热渗透深入体内,缓解寒湿和气滞。3 .刮箱:温通拨筋罐结合刮痴手法,以罐口为工具,通过不同角度和力度作用于体表,达到理气活血、舒筋通络的效果。点法:针对肌肉丰厚的穴位,利用齿状尖端直接点压,逐渐加力,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激发穴位活性,畅通气血。磨法:针对麻木或隐痛的部位,罐口平扣贴合皮肤,规律地旋转或直线往返移动,以舒缓疼痛,缓解气血瘀滞。熨法:针对四肢关节、脊柱两侧、骨骼之间等部位,罐口与皮肤保持一定角度,自上而下或由内向外刮拭,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三、温通拨筋罐的优点治疗性与舒适性并存: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注重患者体验,温和不刺激,舒适性强,让患者在放松状态下享受治疗。近无烟状态:采用改良技术,在操作中几乎无烟,减少了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艾烟的吸入。补泻相兼,灵活调节:兼具补益和疏泄双重功能,既能调补脏腑之虚,又能疏通经络之郁滞,适应多种病症的治疗需求。温度可控,安全高效:艾条可以上下调节,温热强度可自由调节,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温度,既保证疗效,又有效预防烫伤,增强安全性。省力设计,操作便捷:拥有两个小翅膀,护理人员可以握着操作,省力的同时减少直接对劳宫的刺激,尤其适合护理人员长时间操作使用,提升治疗效率和舒适度。四、适应症头:头晕、头痛、颈椎病、面神经疾病等;胸腹:胸腹肌疼痛、乳腺增生、胃痛、便秘,便澹,腹胀等;腰背:坐骨神经痛、腰背痛、慢性盆腔痛、痛经、月经不调等;四肢:偏瘫、肘膝关节炎、肌无力、肩周炎、四肢伤口辅助治疗;同时也适用于中医的风,寒,湿所致的痹症和亚健康的调理等。五、禁忌症中经期、孕妇的腹部、腰舐部、妇女的乳头、石门穴禁刮;出血性疾病、心脏病、肝肾功能衰竭、全身重度水肿者禁刮;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等禁刮;对疼痛敏感,无法耐受刮疮者;饱、过饥、酒后不宜刮?;各种实热证、高热、阴虚火旺者慎刮。六、注意事项操作前要检查罐口是否完好无破损,内部控烟管边缘是否洁净,防止之前残留的艾条焦油滴落。对于体质较弱、耐受性差的患者,操作时应以轻柔为主,力度宜缓,避免过度刺激。治疗时间应适当缩短,以患者的舒适度为首要考虑,循序渐进地提高疗效。对拨筋和刮痴的刺激较为敏感的患者。操作时力度要减轻,避免用力过度,治疗时间也应控制在较短范围内。治疗后可结合坐罐温灸辅助调理,以补益气血,巩固疗效。肥胖患者通常气血运行较为缓慢,耐受度相对较高,可适当增加拨筋和刮痴的力度与时间,以促进气血循环。但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皮肤耐受情况,防止过热或烫伤,确保治疗安全。患者在精神过度紧张,饥饿、疲劳、进食半小时内不宜立即进行治疗。凡在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如疼痛、过敏反应、病情加重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取平卧位,通知医生,配合处理治疗后,适当饮水,促进邪气排出。注意保暖,避免吹风,4小时后方可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