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docx

    • 资源ID:1353081       资源大小:25.8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docx

    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摘要精准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1型糖尿病(TlDM)管理水平的核心策略,而建设规范的TlDM门诊,为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是改善TlDM患者管理现状的重要路径。为了推动我国TlDM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管理,健全TIDM的医疗服务体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和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内外TIDM门诊的建设模式,基于前期的实践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共同制订撰写了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鉴于TIDM诊断和管理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议TlDM门诊设置于三级医疗机构,分为专病门诊和管理中心两个不同级别,并从功能定位、人员与设备配置、运行标准、诊疗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指标等方面对门诊建设进行了规范,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lDM)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持续受损的慢性疾病,患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全球范围内,TIDM的管理面临诸多挑战,达标率不足35%,导致预期寿命平均缩短23年臼。我国Tn)M的诊治状况也非常严峻,诊断晚,半数以上患者以酮症酸中毒起病;误诊率高;血糖达标率仅为20%;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预期寿命缩短等咒此外,TlDM发病分散,而各区域临床管理能力差异性大,与患者的临床需求存在较大差距o建设规范的TlDM门诊,为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是改善TlDM患者管理现状的重要路径。鉴于此,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和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内外TIDM门诊的建设模式,基于前期的实践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共同制订撰写了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旨在推动我国Tn)M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管理,健全TlDM医疗服务体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TlDM门诊的设置与目标一、门诊设置鉴于TlDM诊断和管理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议TlDM门诊设置于三级医疗机构,分为专病门诊和管理中心两个不同级别。1 .专病门诊:是为TlDM患者提供诊疗的基本门诊单元。2 .管理中心:是为TlDM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全周期治疗和管理,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预防的高级门诊单元,应辐射并引领本区域内TIDM专病门诊的建设,提供绿色转诊路径。二、建设目标1 .促进我国TlDM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健全TlDM医疗服务体系。2 .提高医疗效率,切实促进面向TlDM患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3,改善TlDM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专病门诊建设标准一、专病门诊的功能定位及职能(一)主要职能为TlDM患者提供规范化的精准分型诊断、治疗、教育和随访管理。(二)应具备的诊疗能力1 .准确诊断TIDM,实施规范的治疗、教育及随访,减少TIDM的误诊率,提高TlDM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和血糖控制达标率。2 .规范筛查Tn)M慢性并发症,及时识别与处理急性并发症,建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治绿色通道,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治率。3 .对于诊断疑难、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Tn)M患者,及时向本区域的TlDM管理中心转诊,降低严重并发症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二、人员配备及资质1 .科室应设置有内分泌专科以及糖尿病门诊,并运行3年以上。2 .医师:至少配置1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内分泌专科医师,且接受过TlDM诊疗技术专业培训或有同等经历;并每年参加21次省级及以上TlDM相关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 .护士:至少配置1名糖尿病教育护士,且经TIDM教育师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或具有同等经历;并每年参加Nl次省级及以上的TlDM相关继续教育项目、会议或培训。4 .有条件的单位,提倡同时配置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等多学科管理团队。三、场地与配备要求(一)场地要求1 .具有相对独立的诊室,使用面积不低于IOnI2。2 .门诊统一标识为“1型糖尿病门诊”。(二)诊室配备要求1 .听诊器,血压计(配有成人和儿童袖带),身高、体重测量仪,软尺。2 .快速血糖仪,快速血酮仪,神经筛查包(包含128Hz音叉、10g尼龙丝、温度觉测量器、大头针、叩诊锤等)。3 .TlDM科普教育资料(胰岛素剂量调整、碳水化合物计数、血糖监测等),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工具(如生长曲线图、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数值),膳食模具(包含食物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胰岛素注射技术宣教模具,胰岛素泵模具,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CGM)模具。4 .电脑(含网络登录平台),打印机。四、运行管理制度(一)规范化运行制度TlDM专病门诊应建立规范化运行制度,至少涵盖如下制度:1 .T1DM专病门诊工作制度。2 .人员岗位职责。3 .门诊首诊诊疗及复诊诊疗流程。4 .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5 .TlDM诊疗规范。6 .TlDM急性并发症识别与处理方案。7 .TlDM慢性并发症筛查流程。8 .患者转诊流程。(二)运行要求1 .门诊开放至少1全天/周。2 .TlDM患者就诊人次N100人次/年。3 .新增管理TlDM患者三20人/年。五、诊断及治疗技术(一)诊断技术及配套检验检测设备具备可以为TlDM患者提供准确分型、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筛查与诊断的技术。L血生化、快速血糖、快速血酮、血浆葡萄糖、血清B-羟丁酸测定。2 .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Aie,HbAlC)、糖化白蛋白(glycatedalbumin,GA)测定。C肽检测推荐采用化学发光法,每年参加和通过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HbAlc检测须采用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ationalglycohemoglobinstandardizationprogram,NGSP)认证的方法、仪器与试剂,并每年参加和通过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 .胰岛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酸酶抗体(glutamicaciddecarboxylaseautoantibody,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nsulinoma-associated2moleculeautoantibody,IA-2A)、锌转运体8抗体(ZinCtransporter8autoantibody,ZnT8A)、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autoantibody,IAA)oGADA>IA_2A>Z11T8A推荐采用国际金标准"放射配体法”,IAA推荐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不具备上述检测方法的单位,可采用经放射配体法比对一致的其他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或将标本送至经国家或国际胰岛抗体标准化评估认证的实验中心检测。4 .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5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技术:尿白蛋白/肌酎比值(urinaryalbumintocreatinineratio,UACR)测定、眼底照相、感觉阈值测定或神经肌电图检查、四肢多普勒或血管超声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建议配备皮下脂肪增生超声、人体成分分析。(二)治疗技术1 .具备为Tn)M患者提供指尖血糖监测、CGM,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以及胰岛素泵治疗的技术。2 .具有不同种类血糖仪、CGM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泵、胰岛素无针注射(可选)的规范操作流程和治疗经验。3 .具备规范的动态血糖图谱解读与分析能力。(三)监测与随访具备为TlDM患者进行规范化随访的诊疗能力。1 .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规范化病历进行患者随访。2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注射情况。3 .根据代谢控制相关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4 .利用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自我管理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六、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支持对所有就诊的TlDM患者实施至少1次TlDM自我管理教育,提供规范的教育资料(视频、动画片或书籍),并在随访过程中持续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个体化的教育支持和社会心理支持。(一)教育内容LTlDM的发病机制。5 .自我血糖监测和血糖控制目标。6 .饮食管理,包括碳水化合物计数法。7 .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胰岛素剂量调整的方法。8 .高血糖、低血糖的应对与预防。9 .运动管理。10 并发症预防及筛查。(二)教育形式具备为TIDM患者进行结构化教育的人员、资质、场地,每年举办至少1次TlDM患者营地教育活动。七、质量管理指标1 .血糖控制达标率,包括HbAlC及CGM数据,其中CGM数据主要包括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以及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2 .代谢控制达标率,包括血压、血脂、体重。3 .新诊断和复诊TlDM酮症酸中毒患病率。4 .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率。5 .新诊断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率。6 .慢性并发症筛查率。7 .随访执行率。8 .结构化教育覆盖率。9 .住院率及住院频率。管理中心建设标准一、管理中心的功能定位及职能(一)主要职能1 .为Tn)M患者(特别是疑难、危重患者)实施精准分型诊断、治疗、教育和全周期管理。2 .为TlDM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监测管理。3 .对区域内TIDM专病门诊的规范诊疗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二)应具备的诊疗能力1 .为复杂、疑难或危重的TlDM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及规范治疗、教育及随访;对围产期TIDM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开展TIDM患者的多学科会诊医疗模式,建立健全的内部转诊机制。2 .对TlDM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对不同分期的亚临床期TlDM患者提供相应的教育与资讯。3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及时接收诊断疑难、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Tn)M患者;对于诊断明确、管理方案确定的Tn)M患者,转诊至TlDM专病门诊。4 .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TIDM自我管理教育活动,规范及指导区域内TlDM门诊的患者教育活动。5 .对区域内TlDM专病门诊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6 .承担TlDM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诊疗新技术、人才培养等科研与教学任务。二、人员配备与资质1 .所在医院应设置有内分泌专科以及糖尿病门诊,并运行5年以上;设置有儿科或儿童糖尿病专业学组、营养科或营养学组、运动或康复医学科、眼科及精神心理科。2 .专科医师:至少配置2名内分泌专科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高级职称;接受过TlDM诊疗技术专业培训或有同等经历;有糖尿病相关科研经历;并每年参加,1次国家级TlDM相关继续教育项目、会议或培训。3 .护士:配置1名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且经TIDM教育师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年参加,1次省级及以上TlDM相关继续教育项目、会议或培训。4 .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人员:具有相关专业从业资质的营养医师、儿科医师、运动医学医师、心理医师以及眼科医师。5 .社会工作者:建议TlDM管理中心积极与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纳入社会工作者对有需要的TlDM患者给予规范的同伴支持。三、场地与配备要求(一)场地要求1 .具有独立的诊室,使用面积不低于20m2o2 .门诊统一标识为“1型糖尿病管理中心”。3 .具有相对固定的TlDM教育室,使用面积不低于20Hi2o(二)门诊配备要求基本设备配置与专病门诊一致。四、运行管理制度(一)规范化运行制度需在专病门诊运行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相关制度:1 .多学科会诊、转诊制度及流程。2 .数据管理规范。3 .临床研究管理规范。(二)运行要求1.门诊开放至少1全天/周。2 .TlD

    注意事项

    本文(1型糖尿病门诊建设规范(2024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