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docx

    • 资源ID:1351407       资源大小:14.2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docx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原则,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切实保证高中教育国家资助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认定工作实施细则:一、基本原则1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要认定依据,认定标准和尺度要统一,确保公平公正。2 .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也要通过定性分析修正量化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3 .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既要做到认定条件、程序、方法等公开透明,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二、机构与职责L认定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班主任组成的认定小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小组成员:xxx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级认定小组组长:XXX成员:各班班主任年级组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班级评议小组组长:各班班主任成员:每班2名任课教师各班班长生活委员4 .职责(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机构建设、组织机构职能和人员职责及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工作。(2)校级认定小组负责学校资助宣传、评审认定、业务培训、满意度调查和自愿放弃资助学生情况回访、认定结果公示、信访处理、资金发放进展信息通知、档案与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3)年级认定小组负责认定工作的组织、审核及年级的宣传、数据统计报送、问题整改等工作。(4)班级评议小组负责班级资助宣传及申请申报材料审查统计、家庭情况入户调查、民主评议、认定结果反馈、资金发放进展情况告知签收等工作。学校的资助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和逐级审核责任制。校长是学校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学校和班主任的资助责任状,责任状签订后留存装订存档,同时建立资助会议和评议记录以及走访记录存档。在学校公告栏、学校网站等公示各级认定机构、职能、成员名单、咨询投诉方式等。三、档次及认定条件(一)认定依据因素1 .家庭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力及职业状况、家庭财产及收入,家庭负担等情况。2 .特殊群体因素。主要包括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含边缘易致贫)、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重点困境儿童、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情况。3 .各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主要指校园地、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情况。4 .突发状况因素。主要指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等情况。5 .学生消费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消费金额、消费结构及在校等情况。6 .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父母一方在国企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上班者,以及有产生稳定收入经济项目和其他稳定财产收入的家庭不能上报,确有困难的单独到资助办公室申报。在确定资助对象名单时,对脱贫享受政策、孤儿、烈士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残疾、少数民族、三峡移民及因病因灾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要优先予以资助;计生家庭的贫困子女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资助。(二)认定档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参照山东省高中及以下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规范,分为三档。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特殊困难:1 .脱贫享受政策家庭学生(含边缘易致贫等学生);2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3 .城乡特困供养学生;4 .孤儿;5 .重点困境儿童;6 .烈士子女;7 .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8 .因其它原因(如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困难:L城乡供养困难家庭学生;9 .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突发意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10 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后另一方重组家庭,由外祖父母(无经济收入)抚养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一般困难:L单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11 城乡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独生子女,父母或外祖父母身体患病需要常年吃药的学生;12 城乡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困难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通过认定的,应取消其受助资格:1 .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提供虚假信息的;2 .由于家庭建房、购房、购车或做生意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3 .由于生活奢侈浪费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4 .其它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四、认定流程1 .材料收集(1)开学前后,学校首先做好全体教职工的资助政策培训工作,对学生发放资助政策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教育资助申请表,同时在班级开展一节资助政策宣教课,起始年级在发放入学通知书时,同时发放资助政策告知书做好摸排工作。学校资助政策各类宣传要带有学校资助咨询电话。(2)开学后,班级评议小组及时收集各班教育资助申请表及相关贫困辅证材料;统计申请资助情况,教育资助申请表回收率应为100%;2 .认定程序(1)班级评议小组应认真审查学生或家长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理申请情况后提报班级评议报告,学校和班级组织人力,对照入户调查和量化认定积分表入户对申请贫困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访问,根据入户调查汇总情况,班级本着公开、公正原则认真评议,按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排序并提交年级认定小组。并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不少于2个工作日后,提交年级认定小组审核。(2)年级认定小组根据走访情况和班级评议情况,统筹各个班级评议情况,结合每个镇街经济差异等因素,在征求班级评议小组意见后,可对班级认定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年级认定小组初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及档次,并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后,提交校级认定小组审核。(3)学校资助管理部门或校级认定小组负责审核受助人数资格、资助档次、认定程序等合法性及个人申请、评审认定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提出审核整改意见,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校长签字。(4)公示前,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受助资格、认定程序、资助比例档次及评审认定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并签字盖章。(5)公示前,学校向申请人反馈评审认定结果,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已写申请而未认定受助学生及家长)和自愿放弃资助情况回访(主要为脱贫享受政策等特殊学生及家长)。抽查回访率不低于30%。对回访不满意的,要重新调查并耐心解释清楚情况。(6)在学校审核回访无误后,学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受助名单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不应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隐私,如出现质疑举报,学校应逐级调查处理,及时整改。(7)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山东省特殊困难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特殊困难学生名单以及个人申报等情况,认真审查脱贫享受政策、低保、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名单,确保不漏一人。信息系统外申请资助的脱贫享受政策等特殊困难学生,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五、信息上报(1)学校公示无疑后,上报局资助管理部门,对上报名单进行抽查,而后进行资金拨付和发放。发放完成后,及时将资助资金发放进展情况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家长收到后签收。(2)每学期资助资金发放完毕后,及时完成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及时予以审核,对发现的遗漏事项和学生及时补正。六、档案保存学校按照学生资助档案管理标准要求建立资助档案和保存。七、监督考核1 .提高资助政策及执行情况的透明度,公开申请认定条件、认定程序、认定结果、监督服务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复处理意见。2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每学期采取随机电话访问、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改进工作;发现受助资格问题一经查实,取消其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并追究学校及当事人责任。3 .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每学期上好资助“两节课”,积极宣讲学生资助政策及资助成果,引导学生及监护人如实提供家庭情况。4 .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每学期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专项和综合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列入学校综合评价;加强督导调研,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严重违规者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八、实施时间5 细则从XXXX年9月1日起实施。

    注意事项

    本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