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立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docx
学校建立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要求,特制定本学校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食品和饮用水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以及饮用水的供应等环节,旨在全方位、全流程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节食品采购管理1 .供应商资质审核:学校食堂所采购的食品及原料,必须从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包含食品质量保证条款,要求供应商提供食品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所采购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 .采购流程规范:采购人员在采购食品时,应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建立严格的采购台账,做到账目清晰、记录完整,以便追溯食品来源。同时,对采购的食品进行初步检查,查看食品的外观、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存在明显质量问题的食品,坚决拒绝采购。第二节食品储存管理L储存环境要求:学校食堂应设置专门的食品仓库,仓库内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度和湿度应符合食品储存要求。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食品受到污染。食品应分类、分架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生食与熟食分开存放,避免生熟食品接触;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防止食品受到非食品物质的污染。3 .储存期限管理:严格按照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进行储存和使用。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应提前做好标记,优先使用。对于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再次进入食品加工环节。第三节食品加工管理1 .加工人员健康与培训:食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I,熟悉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品加工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2 .加工过程规范: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加工场所保持清洁卫生,加工工具和设备定期清洗、消毒。食品加工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应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对于需要加热的食品,应确保加热彻底,达到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的熟度和安全性。第四节食品销售管理1 .销售环境与卫生: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销售食品时,应使用清洁、卫生的容器和工具。对于直接入口的食品,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或容器,并采取防尘、防蝇、防鼠等措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2 .食品安全监督:学校应安排专人对食品销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食品的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食品销售环节的安全。第三章饮用水安全管理第一节饮用水供应管理1 .供水设施维护:学校应定期对饮用水供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对于发现的供水设施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水质检测与监测:学校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应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建立饮用水水质监测档案,记录水质检测结果,对水质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应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定期检查和指导。第二节饮用水使用管理1 .饮水设备管理:学校应定期对饮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饮水设备的正常运行。饮水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对于发现的饮水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2 .宣传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饮用水安全意识。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不随意丢弃饮用水,节约用水。同时,应向师生普及饮用水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对饮用水污染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第四章监督与检查1 .内部监督检查:学校应建立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饮用水供应、使用环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 .外部监督检查:学校应积极配合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外部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接受其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监督检查机构进行反馈。同时,学校应主动向监督检查机构报告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接受其指导和建议,不断提高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水平。第五章应急管理1 .应急预案制定:学校应制定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应急预案应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饮用水污染事件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2 .应急演练与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应模拟不同类型的突发情况,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其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第六章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安全处负责解释和修订。2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