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详细).docx
-
资源ID:1351352
资源大小:31.97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详细).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教案(详细)课题1食物的旅行集体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L使学生了解掌握食物是怎样通过消化道被人体消化和逐步吸收其营养物质的。其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功用。2.使学生了解.识记食物在人体中的运转顺序,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胃、小肠、大肠组成。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掌握食物是怎样通过消化道被人体消化和逐步吸收其营养物质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并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象车站的旅客一样,按时进入人体这列“火车”,并不断发生变化,经过四个车站后,该下车的“旅客”都下车,没下车的被人体吸收了。那么食物的旅行要经过哪几个车站呢?(板书:食物的旅行)二、学习课文L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消化道的名称并回答上面的问题。2.这些车站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并随着学生的回答标出各消化道的名称)。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食物在每个“车站”是怎么样变化的?(1) .第一站,食物是怎样变化的?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A.食物变成什么样?B.这种变化是谁的作用?C.(录像: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吸收)我们就来看看牙齿是怎样使食物磨碎的?D.概括口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板书:切细磨碎)(2) .食物中的淀粉在第一站下车后,食物又来到了?是直接到的吗?食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功用呢?(板书:输送)A.胃是什么形状?食物到胃变成了什么样?主要是谁的作用?我们去看录像后再逐一回答。(录像: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吸收)B.书上怎么说的?概括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板书:碾磨搅拌)(3) .(同上学习)讨论食物在小肠.大肠中的变化及小肠.大肠的功用。(4) .食物在旅行中不断被消化.吸收,到最后,这群“旅客”已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一齐回顾一下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全过程吧!演示录相:完整的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5) .你能一边看板书,一边回忆,用自己的话说说: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经过了哪几个车站?是怎样变化的?(6) .为什么食物在人体这辆“火车”中会改变模样呢?三、学生完整叙述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感受消化道的功能美。四、检查学习情况:L填空:(1) .按照食物进入人体的顺序,人体的消化道是由组成。(2) .食物的营养成份主要是在里被吸收。2.判断下面小朋友的作法对吗?为什么?(1) .小明最喜欢用牙齿咬核桃壳。(2) .兰兰特别喜欢吃麻辣烫,一吃总要吃个够。(3) .军军玩了半天球,又累又脏,可他一停下来就用脏手拿馒头吃。五、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消化器官课题2口腔卫生ABC集体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L知道牙齿的结构。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3.明白发生脯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地保护牙齿。教学重点: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教学难点:明白发生龈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地保护牙齿。教学过程:一、认识牙齿的结构什么是虫牙(学名龈齿,也称虫蚀牙.蛀牙)?龈齿(虫牙)是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和糖起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脱钙.溶解.破坏而形成脯洞的结果。食物的种类对龈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软而粘.在口腔中滞留时间长的甜食易引发龈病。食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瘦肉等对牙面有机械性摩擦和清洗作用,减少牙面菌斑的粘附,在某种程度上有阻抑龈齿发生的作用。二、怎样预防斜齿?L每天至少彻底刷牙两次,最好是在早晨和睡前各一次。2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预防脯齿的发生。3.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把牙刷不易刷到的邻面牙菌斑清除干净。4.定期(半年左右)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维护。三、什么是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70%以上,是丧失咀嚼器官功能的主要原因。四、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近来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开始有牙龈炎。牙齿不松动,但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这些症状若不能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则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直接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五、怎样预防牙周病?L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用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有效地刷牙,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隙的菌斑。2 .定期作口腔保健检查。最好每半年一次。3 .合理饮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课题3饮食卫生天天讲集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4 .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牙齿的结构。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教学难点: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牙齿的结构。教学过程:一 .导入:各位同学已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即时出示课题)。二 .学生表演小品(音乐)这位同学表演的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拿出一只塑料小熊举例什么叫做暴饮暴食。如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好象花花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点。三 .看图(出示幻灯片)L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吃早餐,午餐,晚餐?师:这就是要求同学们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2.问答题(小黑板)(1) “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对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起来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饿上学,上午课时多,活动多,体力消耗大,热量一下子供应不上,就会头晕眼花。长期如此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得好,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好象牛奶加面包或者鸡蛋更好。(2) “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而晚餐吃得太多会影响睡眠。所以不要吃得太饱。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四.看图(出示图片)L学生一边看老师一边讲解。这位小朋友拿着饭碗睁大眼睛,正在收看“叮当”这个节目,这时大雄被肥仔捉住打,圆头圆脑的叮当正跑过去球大雄。那小朋友顾不上吃饭喊:“叮当跑快点”。2.“吃饭时看电视,对吗?”学生分组讨论。师:吃饭时情绪要稳定专一,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会引起情绪变化。看到高兴时哈哈大笑,看到悲伤时擦眼流泪。这样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的吸收,这样是不卫生的,你们是这样吃饭吗?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五.判断题(看图)六.儿歌:饮食卫生要做到:早餐吃得好,暴饮暴食最不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午餐吃得饱,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偏食,不挑食。晚餐吃得少。身体健康又强壮。课题4预防流脑集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了解什么是流脑。2.了解流脑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流脑。教学难点:了解流脑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教学过程:一 .讲解课文L什么是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2.流脑的特征流脑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发病率高一般从每年1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到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流脑病毒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可发生。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患者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二 .提问:流脑的传播途径小组讨论,交流(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三 .如何预防流脑?儿歌:开窗换气常晒衣,盐水漱口练身体,流行季节少外出,生吃大蒜药喷喉。四 .小常识“流脑”和“乙脑:的区别“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脑”病人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瘀点,脑脊水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乙脑”病人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瘀点。脑脊水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课题5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集体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了解H7N9禽流感基本知识。教学重点:了解H7N9禽流感基本知识。教学难点:了解H7N9禽流感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一、H7N9禽流感基本知识1、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八)、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2、目前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况:2021年4月3日,我国确诊了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2例(均死亡),安徽省1例,江苏省4例。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C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二、如何预防H7N9流感禽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那我们该怎样预防H7N9流感禽呢?(一)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1、开窗通风: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都要注意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2、勤洗手:要勤洗手,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3、掩面而嚏: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4、带口罩:如果要外出,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带上口罩还是有一定的预防病毒传染的好方法。小贴士:对于某些特殊人群,需要清理死禽或者禽类粪便,则强烈建议卫生手套以及口罩后处理。(二)远离传染源工、不接触禽类:如非必要,不要去花鸟园、养鸡场等有潜在禽类病毒传染源的地方,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更不要捕捉喂食鸽子、野生鸟类等。2、不去密闭场所:如非必要,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如酒吧、夜店、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3、选购卫生食品:对于要选购肉禽类食品,要到品质有保障的商店、超市购买有食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