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成才因素分析与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文化素质及修养.docx
-
资源ID:1350916
资源大小:7.61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名老中医成才因素分析与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文化素质及修养.docx
名老中医成才因素分析与中医人才培养的启示一文化素质及修养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这就决定了中医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也决定了中医学人才不但要具备其他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的严密逻辑思维及审慎的科学态度,也需要学习和研究人文科学的思维与能力,而其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一方面,中医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古文基础,如训诂、句读等知识,任应秋老先生曾引情you轩语中言“读经宜明训诂,宜讲汉学治经贵通大义”,由于中医经典成书年代久远,字义深奥,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往往是识其字而不明其义,甚至歪曲误解。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也显示绝大多数名老中医在私塾中打下了坚实的古汉语基础,即使缺乏于此者,也在后来的学习中补上了这一课;另一方面,中医人才还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及古代哲学基础。中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其理论模型,借鉴古代诸子百家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一元论等思想来诠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临床诊治,故只有了解古代朴素的自然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在临床中灵活地运用中医理论诊病救人,是以徐大椿有言:“黄帝、神农、越人、仲景之书,文词古奥,搜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