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种植业的人工成本的核算示例.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种植业的人工成本的核算示例西红柿种植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核算需要经过确定核算对象、归集人工费用、选择分配方法和进行账务处理等步骤,以下为你详细介绍:确定核算对象按种植地块划分:如果企业有多个种植地块,可以将每个地块作为一个核算对象。例如,企业拥有AsB两块西红柿种植地,分别记录在A地块和B地块上投入的人工费用。按种植阶段划分:把西红柿种植过程分为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摘等不同阶段,以每个阶段作为核算对象。比如,分别核算播种阶段和采摘阶段的人工费用。归集人工费用工资:记录种植工人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企业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工资表等资料,确定每个工人的工资数额。例如,某工人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根据本月工作绩效获得绩效工资500元,那么该工人本月工资总额为3500元。奖金:为了激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企业可能会发放奖金。如在西红柿丰收季,对采摘效率高且果实损伤率低的工人发放奖金。奖金金额应根据企业制定的奖励标准进行计算和记录。福利:包括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计算并记录这些福利费用。例如,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某工人工资3500元,本月应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为3500×14%=490JLo选择分配方法直接归属法适用情况:当人工活动能够明确对应到具体的核算对象时,采用直接归属法。例如,专门负责A地块西红柿种植的工人,其工资、奖金、福利等人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A地块的种植成本。示例:某工人只负责B地块的灌溉工作,该工人本月工资3000元,奖金200元,福利费用(按工资总额15%计算)为(3000+200)×15%=480元,贝B地块灌溉阶段的人工费用为3000+200+480=3680元。比例分配法适用情况:当人工活动同时服务于多个核算对象,无法直接归属时,需要采用比例分配法。常见的分配标准有种植面积、工时等。按种植面积分配示例:企业有A、B两块地种植西红柿,A地块面积50亩,B地块面积30亩,本月共发生人工费用8000元。分配率=8000÷(50+30)=100元/亩,A地块应分配的人工费用=50×100=5000元,B地块应分配的人工费用=30×100=3000元。按工时分配示例:在西红柿的某个种植阶段,有甲、乙两个种植小组参与工作,甲小组工作工时为200小时,乙小组工作工时为100小时,该阶段共发生人工费用6000元。分酉己率=6000÷(200+100)=20元/小时,甲小组应分配的人工费用=200×20=4000元,乙小组应分配的人工费用=100×20=2000元。账务处理计提人工费用时: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按核算对象设置明细T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奖金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应付职工薪酬一一社会保险费"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等科目。示例:企业本月计算出A地块种植阶段应分配的人工费用为5000元,其中工资4000元,奖金500元,福利费用500元。账务处理为:借:农业生产成本直接人工(A地块)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000应付职工薪酬奖金50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500发放工资、奖金,缴纳福利费用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示例:企业以银行存款发放上述A地块种植工人的工资、奖金,并缴纳福利费用。账务处理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000应付职工薪酬奖金50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500贷:银行存款5000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