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流程.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流程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流程: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会计利润总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得出的企业年度利润,来源于企业的利润表。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由于税法和会计规定存在差异,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常见的调整项目包括:收入类调整:比如国债利息收入,会计上确认为收益,但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扣除类调整: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o,超出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超出当年扣除限额的部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资产类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会计和税法规定不一致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2 .计算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适用税率:一般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指企业享受的直接减免的所得税额,如符合条件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抵免税额:指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3 .账务处理(1)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一般按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在每季度末,根据当季的实际利润情况计算预缴税额。计提时: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示例:某企业第一季度会计利润总额为100,000元,无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o计提时:应纳所得税额=100,000×25%=25,000元借:所得税费用2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5,000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5,000贷:银行存款25,000(2)年度汇算清缴年度终了后,企业需要进行汇算清缴,对上一年度的企业所得税进行全面计算和调整。计算应补缴或应退税额:应补缴(或应退)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已预缴所得税额若应补缴税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若应退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示例:某企业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0元,全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10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o全年应纳所得税额=500,000×25%=125,000元应补缴税额=125,000100,000=25,000元账务处理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5,000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5,000贷:银行存款25,000借:禾U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25,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4 .递延所得税的处理由于会计和税法在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上存在差异,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未来期间可抵扣的所得税金额。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时: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转回时:做相反分录。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未来期间应纳税的所得税金额。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时: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时:做相反分录。示例:企业一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0元,计税基础为100,000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o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00×25%=5,000元账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00贷:所得税费用5,000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