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雨和雪》课后作业.docx
-
资源ID:1348857
资源大小:13.6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科学六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雨和雪》课后作业.docx
科学六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雨和雪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雨和雪形成的共同条件是()A.充足的水汽B.强烈的上升气流C.极低的温度D.尘埃颗粒2 .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形成降水,这是因为()A.空气托不住它们了B.温度升高C.风速变大D.气压降低3 .雪是由()直接凝华形成的。A.水蒸气B.小水滴C.冰D.霜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不属于降水()A.雨B.雾C.雪D.冰雹5 .在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中,烧杯中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相当于自然界中的()A.云B,大气中的水汽C,降水D.雨滴6 .通常情况下,在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越容易形成()A.雨B.雪C.冰雹D.雾7 .人工降雨是通过向云中撒播(),促使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迅速增大形成降水。A.盐B,干冰或碘化银C,糖D,泥土8 .雨和雪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包括()A.调节气候B,给植物提供水分C,造成水土流失D,补充地下水9 .下列关于雨和雪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的形成不需要冷空气B,雪只在冬季出现C雨和雪的形成都与温度有关D.雪融化时会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升高10 .观察发现,同一地区,晴天时空气湿度相对较低,雨天时空气湿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A.雨天水汽多B,晴天水汽会消失C.雨天温度低D,晴天温度高11 .为了研究雨和雪的形成,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箱内,下方放置热水产生水汽,上方放置冰块。一段时间后,玻璃箱顶部出现小水滴,这个小水滴模拟的是()A.雪B.云C.雨D.冰雹12 .当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时,容易形成降水,这是因为()A.暖湿气流受热上升B,冷空气降温使水汽凝结C.暖湿气流和冷空气混合D.冷空气将暖湿气流吹走13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降水以雨为主,北方地区冬季降水以雪为主,主要原因是()A.南方水汽多,北方水汽少B.南方温度高,北方温度低C.南方风速小,北方风速大D.南方空气湿度大,北方空气湿度小14 .雪后,人们经常会在路面上撒盐,这是为了()A.让雪更白B.使雪融化得更快C.增加摩擦力D.给植物补充营养15 .下列现象中,与雨和雪的形成原理相似的是()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B.夏天冰棍周围的“白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D.湿衣服晾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降水的主要形式有、等。2 .云是由大量的或组成的。3 .雨的形成过程是:水汽遇冷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形成云,当小水滴足够大时,下落形成雨。4 .雪的形成过程是:水汽在的条件下直接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形成雪花,当雪花足够重时,就会飘落下来。5 .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有、等。6 .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缓解;人工防雹可以减少对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7 .在观察雨和雪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用来测量积雪的深度。8 .雨和雪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降水可以发展、等。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只要有充足的水汽就一定会形成降水。()2 .雪融化时,会放出热量。()3 .不同地区的降水形式和降水量可能不同。()4 .人工降雨是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5 .云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6 .温度越低,越容易形成雪。()7 .雨和雪都是由水汽变化而来的。()8 .测量降雨量时,只要把雨量器放在室外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9 .雪对农作物有保暖作用,有利于农作物越冬。()10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详细描述雨的形成过程,并说明每个环节的条件。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雨和雪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水汽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写出实验材料、步骤和现象)。答案-S选择题1.A2,A3.A4.B5.B6.B7.B8.C9.C10.A11.C12.B13.B14.B15.A二、填空题1.雨;雪;冰雹小水滴;小冰晶3 .凝结;重力作用下4 .低温;凝华5 .水汽含量;温度;气流上升运动6 .干旱;冰雹7 .雨量器;尺子8 .农业;水电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 .雨的形成过程:首先,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这是形成雨的物质基础。水汽主要来自于海洋、河流、湖泊等水体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然后,水汽要冷却凝结,通常是由于空气上升,随着高度升高,气压降低,空气膨胀冷却,使得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当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吸收水汽而增大,或者小水滴之间相互碰撞合并,使得小水滴变得足够大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小水滴就会下落形成雨。如果空气的上升运动比较强烈,小水滴在下落过程中还会继续增大,形成较大的雨滴。2 .有利影响:雨可以滋润土地,为农作物、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促进农业生产;补充江河湖泊的水量,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可用于发电、航运等;调节气候,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使气候更加宜人。雪可以在冬季为农作物保暖,防止农作物受冻害;积雪融化后可以补充地下水,为来年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雪还可以形成美丽的景观,发展旅游业,如滑雪运动等。不利影响:暴雨可能弓I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冲毁房屋、道路,淹没农田,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期降雨可能导致土壤过湿,影响农作物根系呼吸,引发病虫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大雪可能会压断树枝,破坏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交通堵塞,影响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积雪融化时可能弓I发融雪性洪水。3 .实验材料:烧杯、热水、玻璃片、冰块。实验步骤: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热水;将玻璃片盖在烧杯口上;把冰块放在玻璃片上方。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下方会出现许多小水滴。这是因为烧杯中热水产生的水汽上升,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片,水汽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滴,从而验证了水汽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