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举措.docx
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举措违规吃喝问题,被形象地称为“舌尖上的腐败”,它看似是小事小节,实则危害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然而,当前顶风违规吃喝问题仍有发生,隐形变异行为潜滋暗长。在全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探讨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若干举措。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违规吃喝问题,首先要从思想根源入手,提高党员干部对违规吃喝问题危害性的认识。1 .开展专题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坚定决心和重大意义。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2 .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将党纪国法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哪些饭不能吃、哪些饭可以吃,明白违规吃喝的后果和责任。通过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3 .纠正错误思想认识。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党员干部认识到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到党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认识到违规吃喝不仅不能促进发展,反而会破坏政治生态、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认识到任何行业、岗位都没有特殊化的理由,都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的要求。二、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相关制度是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重要保障。1 .明确细化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公务接待、商务接待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对接待范围、接待标准、审批程序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让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例如,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高档菜肴和酒水,不得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娱乐活动;商务接待要遵循合法合规、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不得借商务接待之名行违规吃喝之实。2 .建立健全公函管理制度。针对“吃公函”问题,建立健全公函管理制度,严格公函的开具、使用和管理。加强对公函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防止“一函多餐”“一餐多报”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加强对下级单位、关联企业公函开具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开具空白公函、虚假公函等违规行为。3 .加强单位内部食堂管理。针对“吃食堂”问题,加强单位内部食堂管理,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规范食堂食材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严禁配备高档食材、酒水。加强对食堂费用的核算和监督,防止将违规接待费用转移到食堂开支。明确食堂接待范围,严禁以公务、商务、外事接待名义在食堂公款宴请朋友、亲属。4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违规吃喝问题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一定的奖励。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如高档酒店、私人会所、“一桌餐”场所等,以及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等,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吃喝问题。三、强化监督执纪,形成强大震慑监督执纪是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形成强大震慑。L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将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定期研究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推动各地各单位抓实整治举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5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的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相互吃”“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一桌餐”等方面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加强对财务报销凭证的审核,防止以办公用品、会议或培训费用等虚假名义报销餐费。6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顶风违纪的违规吃喝行为,要依纪依法从重查处,绝不姑息迁就。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责任。对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要深挖细查,坚决斩断“关系网”“利益链”。同时,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震慑效应。7 .加强部门协作配合。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检查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发票开具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共同打击违规吃喝行为。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引导具有舆论导向和教育警示作用,加强宣传引导有助于营造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良好氛围。L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重要意义、工作动态和取得的成效,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宣传正面典型,弘扬廉洁自律的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2 .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如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危害和后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违规吃喝案例进行剖析,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3 .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工作中来。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同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增强人民群众对整治工作的信心。五、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L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定期组织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要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整治工作提供参考。4 .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督检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制度执行不力的要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建设廉政文化阵地等方式,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做到廉洁自律、清正廉洁。6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整治违规吃喝问题长效机制,将整治工作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深入整治违规吃喝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彻底刹住违规吃喝的歪风,让清正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