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程分析推荐采用的四川天然地震动时程记录、建筑隔震支座力学模型、既有建筑加固墙体和柱的托换方法.docx
-
资源ID:1348359
资源大小:462.0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时程分析推荐采用的四川天然地震动时程记录、建筑隔震支座力学模型、既有建筑加固墙体和柱的托换方法.docx
附录A时程分析推荐采用的四川天然地震动时程记录A.0.1本附录为时程分析验算推荐采用的四川地区记录的多遇地震水准的天然地震动、罕遇地震水准的修正地震动的加速度时程输入,包含地震基本信息及各组地震记录水平主向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设计反应谱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对比的情况。A.0.2多遇和设防烈度地震水准地震波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50011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选用。表A.0.2为多遇地震时程记录,包含14条天然地震动记录。地震记录数据下载请访问链接: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网站(http:/表A.0.2四川地区多遇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基本信息编号有效持时采样时间(三)编号有效持时(三)采样时间(三)SCCX-I31.470.005SCCX-847.710.005SCCX-243.570.005SCCX-972.210.005SCCX-343.590.005SCCX-IO39.610.005SCCX-444.630.005SCCX-H44.190.005SCCX-538.370.005SCCX-12218.640.005SCCX-689.360.005SCCX-1338.080.005SCCX-7156.290.005SCCX-1447.680.005图A.0.2四川地区波库多遇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反应谱信息rVE)ESA.0.3罕遇烈度地震水准地震波依据本标准4.2.1条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选用。表A.0.3提供了6条地震时程记录。场地特征周期为0.40s、0.45S和0.50s,在第13组地震动中选择;场地特征周期0.6OS和0.70s,在第46组地震动中选择。所给定的四川波记录,宜作为人工波来考虑。地震记录数据下载请访问链接: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网站(http:/表A.0.3四川地区罕遇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基本信息编号有效持时(三)采样时间(三)SCCX-15157.790.005SCCX-1656.120.005SCCX-17110.410.005SCCX-18157.790.005SCCX-19157.790.005SCCX-20110.410.005图A.0.3四川地区波库罕遇地震加速度时程记录反应谱信息A.0.4极罕遇烈度地震水准地震波宜根据项目场地地震安评推荐地震波选用。如果满足本规程规定的选波条件,也可按照表A.0.3选用或调整后选用。附录B建筑隔震支座力学模型B.0.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竖向受压受拉均采用线弹性模型,受压时,线弹性刚度取竖向受压刚度;受拉时,线弹性刚度取竖向受拉刚度,对于橡胶支座的受拉刚度,建议在拉应力达到2.5G后认为受拉刚度为0,现有文献均表明拉应力为2.5G或3G时,橡胶层拉伸会产生空穴,导致刚度显著降低,B.0.2天然橡胶支座的水平向力学模型采用线弹性模型,见图B.2,线弹性刚度取支座的水平等效刚度。B03铅芯橡胶支座的水平向力学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见图B.3,恢复力曲线的大小和形状由屈服力,屈服前水平刚度和屈服后水平刚度确定。剪力B.3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向计算模型B.0.4摩擦摆隔震支座滞回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见图B.4,恢复力曲线的大小和形状由屈服力,屈服刖水平刚度和屈服后水平刚度确定。B.0.5弹性滑板支座滞回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见图B.5,恢复力曲线的大小和形状由屈服力,屈服前水平刚度和屈服后水平刚度确定。附录C既有建筑加固墙体和柱的托换方法C.0.1常用的墙体、柱的托换形式(图Col-I图C.0.1-6),其中型钢混凝土托换节点适用于单柱荷载大、托换节点高度受限的托换工程。图C.0.1-1双夹梁墙体托换及隔震支座安装示意图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展-预埋钢板(上);5上支墩;6连接板(下);7预埋钢板(下);8下支墩;9上托换梁;U下托换梁;11原墙体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预埋钢板(上);5上支墩;6连接板(下);7一预埋钢板(下);8下支墩;9一上托换梁;10下托换梁;11一原构造柱;12原墙体图C.0.1-3单梁墙体托换及隔震支座安装示意图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4-预埋钢板(上);J上支墩;6连接板(下);7一预埋钢板(下);8一下支墩;9上托换梁;10下托换梁;11一原墙体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J预埋钢板(上);5一上支墩;6-连接板(下);7预埋钢板(下);8下支墩;U上托换梁;10下托换梁;U原构造柱;12原墙体图C.0.1-5框架柱托换及隔震支座安装示意图(钢筋混凝土托换节点)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展-预埋钢板(上);5-上支墩;6连接板(下);7预埋钢板(T);8下支墩;9包柱梁;10所植钢筋;11原框架柱图C.0.1-6框架柱托换及隔震支座安装示意图(型钢混凝土托换节点)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J预埋钢板(上);5上支墩;6-连接板(下);7预埋钢板(下);8下支墩;剪棒;U型钢;11®疑土;12原框架柱;13连接型钢C.0.2可考虑采用变截面梁(图C.0.2-1)或增设支点(图C.0.2-2)的方式以减小隔震层截面高度。图C.0.2-1变截面梁托换示意图1隔震支座;2连接螺栓;3连接板(上);展-预埋钢板(上);5上支墩;J连接板(下);7预埋钢板(下);8-下支墩;丫上托换变截面梁;10下托换变截面梁;11一原上部结构图C.0.2-2梁跨中增设支点示意图1上部结构;2T¾换梁;3隔震层梁;4隔震支座;5增设支点处的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