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会商研判制度.docx
应急管理会商研判制度一、本制度适用于本辖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常态会商和临灾(时)会商。二、街道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研判采取会议的方式进行,每季度至少召集1次,由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分管领导负责召集,安委会成员参与。各社区书记、行业领域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对各自包片区域、分管行业领域安全形势提前收集情况、形成初步研判意见、汇报相关情况。每次会议要形成专题报告,向街道安委会成员通报研判情况,并对风险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明确责任抓紧落实。三、安全生产分析研判的重点:各领域的安全现状分析;各领域的安全总体形势、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各领域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各领域安全事故的基本情况、发展趋势;辖区内事故高发的区域分布、类型特征、安全防范中的薄弱环节及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收集各层面的工作建议及辖区安全需求。四、根据防灾减灾救灾需要,每季度对防灾减灾救灾进行分析研判的定期会商,包括综合会商、专项会商和专题会商。会商由街道应急管理委员会召集,重点为汇总分析上一阶段的事故灾难及自然灾害发生、损失及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判下一阶段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防范措施等。发现重要灾害险情或发生(预计将发生)严重灾害时临时发起的专题会商。主要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组织临灾(时)会商,主要包括监测信息通报,风险研判及趋势分析,研究紧急避险转移等应对措施,发布预警等内容;事中组织抢险救援会商,主要包括事故灾害趋势分析、抢险救援方案拟定、救援力量调动组织、救灾保障统筹部署、转移安置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内容;事后组织灾情会商,主要包括核定灾情,分析灾区形势和需求,制定灾后重建措施等内容。五、各社区书记、行业领域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风险评估研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各自辖区、分管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认真评估研判并加以解决,特别是对本部门、本行业、本辖区要提出分析研判意见,并及时提供信息、数据等相关资料。六、将风险评估研判制度落实情况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评考核,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认真履行而造成严重安全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