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案例-图形与形状:发现生活中的几何.docx
-
资源ID:1347842
资源大小:8.7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大班案例-图形与形状:发现生活中的几何.docx
图形与形状:发现生活中的几何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在数学领域,他们已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但往往局限于平面图片认知,难以将图形概念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为了帮助幼儿深化对图形形状的理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我设计了“图形与形状:发现生活中的几何”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走出课堂,在生活场景中寻找几何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前,我在教室投放了各种形状的积木、卡片和实物模型,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拼搭与观察,唤起他们对图形的已有经验。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用积木搭建出城堡、汽车等造型,并兴奋地讨论着用到的图形。随后,我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和走廊。在操场上,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四处寻找,有的指着圆形的井盖喊道:“老师,我发现了圆形!”有的围着花坛观察,发现了长方形的围栏;还有孩子躺在草坪上,惊喜地说天上的云朵像不规则的椭圆形。回到教室后,我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将观察到的图形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分享环节,平时比较内向的小宇举起画着三角形屋顶的图画,声音洪亮地介绍:“这是幼儿园的滑梯,它的屋顶是三角形的,我觉得三角形很坚固。”其他孩子也受到感染,积极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三、案例分析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展现出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图形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内化。户外观察环节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图形的多样性和实际应用,不仅加深了对图形特征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分享与绘画记录环节为幼儿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从教育方法来看,我采用的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四、案例反思本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活动准备阶段,虽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对户外环境的预设不够充分,部分幼儿在寻找图形时出现盲目现象,浪费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我应提前对活动场地进行更细致的规划,明确观察重点和范围,并在活动前给予幼儿更具体的指导。此外,在分享环节,部分幼儿的表达不够清晰、完整,我应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有条理地描述自己的发现。同时,活动结束后,我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寻找几何图形,与家长共同完成亲子任务,将学习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更好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