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案例-通过手工活动学习空间概念.docx
-
资源ID:1347792
资源大小:9.4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中班案例-通过手工活动学习空间概念.docx
通过手工活动学习空间概念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正处于空间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5-6岁幼儿应能感知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能用相关词汇描述。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幼儿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如仅能说出简单的“上下”“前后”,难以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为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空间概念,设计了“小小建筑师”手工活动,通过搭建积木、纸盒等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空间关系。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前,教师在教室中间摆放了各类形状的积木、大小不一的纸盒、彩色卡纸、胶带等丰富材料,并向幼儿展示了一些用这些材料搭建的简单建筑模型,如高楼、城堡、桥梁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幼儿们看到模型后,纷纷兴奋地讨论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自己的创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搭建。小明选择了长方体的纸盒和圆柱形的积木,试图搭建一座高塔。他先将一个大纸盒放在最下面当作底座,然后在上面堆叠小纸盒,一边搭一边自言自语:“这个要放在上面,这样才会高。”但当他将圆柱体积木放在纸盒旁边时,发现塔有些摇晃,于是他调整圆柱体积木的位置,将其放在纸盒的四个角,说:“放在角上更稳固,这样就不会倒了。”通过不断尝试,小明成功地搭建出一座较为稳固的高塔,并高兴地向同伴展小O小红则想搭建一座城堡,她用三角形的积木当作屋顶,用长方形的积木和纸盒搭建城堡的墙壁。在搭建过程中,她发现城堡的门太窄,于是将旁边的积木向后移动,拓宽了门的空间,还在城堡周围用小积木搭建了围栏,并说:“围栏要在城堡的外面,这样才能保护城堡。”在搭建过程中,幼儿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搭建方法和创意,还会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三、案例分析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幼儿在手工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如小明在调整积木位置以保证高塔稳固的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到物体的支撑关系和重心位置,理解了“平衡”这一空间概念;小红拓宽城堡门的空间、搭建围栏的行为,体现了她对空间大小、位置关系的认识和运用,这表明幼儿能够在动手实践中主动构建空间认知经验。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在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空间概念的学习。他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空间布局的想法,如“这个放在这里,那个放在那里",倾听同伴的建议并进行调整,在互动中进一步明确了空间方位和关系。同时,互相帮助解决搭建问题的过程,也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开放的活动环境为幼儿学习空间概念创造了有利条件。多样化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尝试的机会,能够从不同角度感知空间;而自主创作的形式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自由,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不断的尝试和调整中深化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四、案例反思本次手工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空间概念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材料准备上,虽然提供了多种材料,但部分材料的形状和大小不够丰富,限制了幼儿更复杂的空间建构。例如,一些幼儿想要搭建螺旋形的楼梯,但现有的材料难以实现。今后应进一步丰富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如增加不同弧度的积木、可弯曲的吸管等,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创作需求。在活动指导方面,教师的介入时机和方式还需优化。活动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幼儿搭建的结果,对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未能及时给予弓I导和支持。例如,有的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但教师没有及时弓I导幼儿思考原因和解决方法。后续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弓I导幼儿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幼儿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