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案例-通过实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docx
-
资源ID:1347773
资源大小:9.0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中班案例-通过实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docx
通过实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一、案例背景幼儿园大班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乐于探索的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水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对于水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固态、液态、气态的转变,多数孩子还缺乏系统认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强调,要弓I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基于此,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设计了“通过实验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活动。二、案例描述活动开始前,教师在教室科学角摆放了冰块、温水、装有热水的保温杯、透明玻璃杯、保鲜膜、小镜子等材料,以弓I发幼儿的兴趣和猜想。教师先拿出冰块提问:“小朋友们,冰块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纷纷上前触摸,有的说“冰块凉凉的”,有的说“冰块硬硬的,水是软软的”。接着,教师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并弓I导他们思考“冰块为什么会慢慢变小在观察过程中,孩子们围在杯子旁,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冰块在滴水!”“冰块越来越小了!”随后,教师打开保温杯,让幼儿感受杯口冒出的热气,并拿出小镜子放在杯口上方,弓I导幼儿观察镜子上出现的水珠。“镜子上怎么有水珠了?”孩子们充满疑惑。教师适时提问:“热水冒出来的热气遇到冷的镜子变成了水珠,这是为什么呢?"弓I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最后,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并鼓励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讨论环节,孩子们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绘画时,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冰块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变成小水珠的过程。三、案例分析本次活动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和有趣的提问互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在观察冰块融化、水蒸气遇冷液化的过程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获得了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感性经验,这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活动中,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如“冰块为什么会慢慢变小”“热水冒出来的热气遇到冷的镜子为什么变成了水珠”,弓I导幼儿进行思考和猜想,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分组讨论和绘画记录环节,不仅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还为幼儿提供了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作为弓I导者和支持者,遵循了幼儿的学习规律,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主动建构知识。四、案例反思本次活动整体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如增加干冰等材料,让幼儿观察更多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由于幼儿个体差异,部分动手能力较弱或性格内向的幼儿参与度不够,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更加关注个体差异,给予这些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同时,在活动延伸方面,可以弓I导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继续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如观察冰箱中冷冻室和冷藏室里水的不同状态,将科学探究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形成家园教育合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幼儿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