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案例-数字化教育工具的有效应用.docx
-
资源ID:1347658
资源大小:9.5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中班案例-数字化教育工具的有效应用.docx
数字化教育工具的有效应用一、案例背景在现代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的阶段。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尝试将数字化教育工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本次案例聚焦于中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教育工具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二、教学准备在开展“认识图形”教学活动前,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收集整理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包括生动有趣的图形动画视频、互动性强的图形认知游戏APP以及精美的图形电子绘本。同时,调试好班级内的智能平板、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确保数字化教育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此外,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环节和互动方式,将数字化工具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活动开始,教师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充满趣味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各种图形化身为可爱的小精灵,在神秘的图形王国里快乐地生活、玩耍。圆形小精灵像车轮一样快速滚动,三角形小精灵用尖尖的角搭建起高高的城堡,正方形小精灵则整齐地排列成漂亮的围墙。孩子们瞬间被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情节吸弓|,目不转睛地观看视频,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刚在图形王国里都看到了哪些图形小精灵呀?”孩子们纷纷举手,积极回答问题,顺利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认识图形。(二)互动学习,认识图形借助智能平板上的图形认知游戏APP,教师带领孩子们进入互动学习环节。游戏设置了“图形大搜索”“图形拼图”等多个关卡。在“图形大搜索”关卡中,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复杂的场景,如热闹的街道,里面隐藏着各种图形。孩子们需要通过触摸平板屏幕,找出所有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他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画面,小手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每当成功找出一个图形,游戏就会发出欢快的鼓励音效,并给予小星星奖励。在“图形拼图”关卡,孩子们可以根据提示,将零散的图形碎片拼成完整的物体,如用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小房子,用圆形和半圆形拼成太阳。通过这些互动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认识了不同图形的特征,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延伸,巩固认知教师打开图形电子绘本,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图形的故事。故事中,不同图形的小精灵们相互合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暂停,引导孩子们观察绘本画面,找出其中的各种图形,并鼓励他们思考这些图形在故事场景中的作用。随后,孩子们分组利用平板电脑上的绘画软件,根据自己对图形的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图形故事。有的孩子画出了三角形和圆形组成的火箭飞向太空,有的孩子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搭建了一座美丽的学校。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图形知识运用到创作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图形的认知。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图形的认识有了显著提升。在课后的小测试中,大部分孩子能够准确辨认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明显增强,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会主动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并兴奋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数字化教育工具的应用,成功地将抽象的图形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案例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数字化教育工具的有效应用为教学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它以其直观形象、互动性强的特点,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规律,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互动游戏的难度设置不够精准,导致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在使用绘画软件创作时,由于幼儿操作不熟练,浪费了一定的教学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合理调整数字化教育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内容难度,加强对幼儿使用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指导,充分发挥数字化教育工具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