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有套路保健养生要辨清市场监督管理老年人消费提示.docx
-
资源ID:1345043
资源大小:9.1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虚假宣传有套路保健养生要辨清市场监督管理老年人消费提示.docx
虚假宣传有套路保健养生要辨清市场监督管理老年人消费提示近期,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免费领礼品、体验“高科技”保健产品等幌子吸引老年人参加会销活动,通过各种营销套路,夸大产品功效,兜售质次价高商品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套路一:免费赠送进行诱惑。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和长寿的心理,打着宣传“养生知识”“高科技”的旗号,以免费体验产品、赠送鸡蛋,加微信发放小红包等小恩小惠线下吸引老年人参加“促销”“会销”“到店体验”活动,谎称普通产品具有保健等功能,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三无”产品和“量子”等新型科技概念等伪高科技日用品。套路二:“专家”义诊制造焦虑。假借健康养生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等名义,制造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慌和焦虑,然后通过所谓的“名医”“神医”兜售“特效药”,宣称“药到病除”“根治各种慢性病”“一贴治愈,病情不反复”,作出“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不实承诺,欺骗和诱导老年人盲目购买产品。而所谓的“特效药”实际上可能只是普通保健食品或用品,并无治疗效果,不仅骗取了老年人钱财,更耽误了治疗时间。套路三:情感营销欺骗消费。针对老年人子女陪伴不足、社交圈子窄、信息量不足等现状,抓住老年人渴望情感关怀的心理,通过嘘寒问暖、上门陪伴聊天、做家务等亲情服务,或组织低价旅游、聚餐等活动,拉近距离,与老年人建立起信任关系,使老年人“无法拒绝”“心甘情愿”地购买其功效夸大的保健品。套路四:伪造资质虚假宣传。虚构“国家认证”“专利技术”“临床数据”“非遗传承人”,假借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甚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假神医”影像,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宣称保健食品宣传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或夸大普通食品或日用品功效,误导消费者混淆“保健功能”与“治疗作用”。套路五:虚假促销诱导购物。以“大健康”等名义,利用直播间或养生课,夸大产品功效、虚构直播间评论评价、虚构点击量成交量收藏量,分享虚假消费体验、为产品打上健康、实惠的标签,以“限时折扣”“清仓甩卖”“限量发售”“最后一天优惠”为名,诱导老年人冲动消费。实际上,这些促销活动有可能是虚构原价、虚假打折或常年进行的,价格并未真正优惠。为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老年人健康、科学、理性消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示:(一)普通食品不是保健食品更不是药品,一切声称具有保健作用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普通食品宣传都不可信。(二)保健食品仅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身体不适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因轻信“偏方”“神药”和各类保健产品、科技产品、养生服务的宣传功效而延误治疗。(三)购买药品需认准“国药准字”批号,保健品需查看“国食健字”批号和“蓝帽子”标志。以上均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验产品真伪及批准功效。拒绝购买无批准文号产品。(四)选购保健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或官方认证电商平台购买,并索要和保存购买凭据、产品包装、说明书及宣传资料等凭证。网上交易时保存直播录屏、商品链接、支付凭证、聊天记录等信息作为维权凭证。切勿购买流动摊贩、会销场所及来源不明网购链接的产品。(五)理性消费,不贪图小便宜,大额消费前多与子女、家人沟通,或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避免落入不良商家的销售陷阱。如发现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遭遇消费欺诈,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专线1231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