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火灾应急预案.docx
工地火灾应急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工地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施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工地施工特点与潜在火灾风险编制。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4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确保火灾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组成:设立工地火灾应急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安全主管、施工队长、各部门负责人等。职责:负责工地火灾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调配应急资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事故情况;组织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1.应急救援小组灭火行动组:由施工队中身体素质较好、熟悉消防器材使用的人员组成,组长由施工队长担任。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工作,根据火灾类型和规模,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法进行扑救。疏散引导组:由安全管理人员和各区域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安全主管担任。负责组织现场人员的疏散和引导工作,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火灾现场,同时做好人员清点和登记工作。医疗救护组:由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组成,组长由项目部后勤负责人担任。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工作,联系医疗机构,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安全警戒组:由保安人员和部分施工人员组成,组长由保安队长担任。负责火灾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保障组:由物资采购和仓库管理人员组成,组长由物资部负责人担任。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工作,确保灭火器材、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物资的充足供应。通讯联络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组长由办公室主任担任。负责与外部相关单位(如消防部门、医疗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等)的通讯联络工作,及时传达事故信息和应急指令,确保信息畅通。三、预防与预警1.预防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规范用火用电管理: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落实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材,设专人监护;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用电安全。合理设置消防设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工地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合理设置消防栓、灭火器、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氧气、乙快等)实行专人管理,分类存放,远离火源和热源,严格执行领用和使用制度,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1.预警机制监测监控:建立工地火灾监测监控体系,通过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对工地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异常情况。预警分级:根据火灾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将预警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11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个级别,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发布:当发现火灾隐患或异常情况时,由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分级标准,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警信息可通过电话、短信、广播、公告等方式进行发布。四、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当工地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H9”,并向项目经理或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人员伤亡情况等。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事故情况。2 .应急处置初期火灾扑救:火灾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火灾扑救,同时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知其他人员疏散。灭火行动组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赴火灾现场,根据火灾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进行扑救。人员疏散:疏散引导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火灾现场。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员,要安排专人进行搀扶和护送。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火灾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势较重的人员,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在转运受伤人员时,要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畅通,避免颠簸和碰撞。安全警戒:安全警戒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维护现场秩序。同时,要协助消防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到达火灾现场。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工作,确保灭火器材、防护用品、医疗设备等物资的充足供应。同时,要做好物资的登记和管理工作,确保物资的合理使用。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要保持与外部相关单位的通讯联络畅通,及时传达事故信息和应急指令。同时,要收集和整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1 .应急结束:当火灾被扑灭,现场险情得到控制,经应急指挥部确认,无二次火灾隐患和其他危险因素后,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五、后期处置2 .事故调查:应急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对火灾事故的原因、经过、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事故调查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3 .善后处理:做好受伤人员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妥善处理伤亡人员的赔偿事宜;对受灾人员进行安抚和安置,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清理火灾现场,恢复施工秩序。4 .总结评估: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部要及时组织对本次火灾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I,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六、保障措施1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工地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畅通。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如对讲机、电话、手机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事故信息。2 .应急队伍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作用。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根据工地火灾事故的特点和应急处置需求,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装备,如灭火器材、防护用品、医疗设备、交通工具等。建立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库,实行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装备完好有效。4 .经费保障:项目部要将应急救援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应急救援物资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演练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应急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应急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