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青蓝工程” 工作制度.docx
小学“青蓝工程”工作制度提纲:一、指导思想二、工作目标三、后面略正文:(全文约2100字)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加快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特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工作目标1 .师德师风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传承学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培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2 .教学能力提升: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常规,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使其在一年内能够独立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任务,三年内成长为教学骨干。3 .专业素养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在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成长,鼓励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个人教学特色。4 .团队文化构建: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文化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组织管理1 .领导小组: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青蓝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制度、规划培养方案、监督工作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青蓝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 .工作小组:由教导主任牵头,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师徒结对安排、教学指导活动组织、过程性资料收集、考核评价等日常管理工作。3 .师徒职责师傅职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引导徒弟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徒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指导徒弟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计划,帮助其熟悉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常规。每周至少听徒弟2节课,课后及时进行评课指导,指出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做好听课记录。每学期为徒弟上2-3节示范课,展示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供徒弟学习借鉴。指导徒弟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工作,帮助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并指导徒弟参与教学研究、教学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提升其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徒弟职责:尊重师傅,虚心向师傅学习,主动请教教学问题,认真接受师傅的指导和建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期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每周至少听师傅2节课,做好听课记录,学习师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课后撰写听课反思。每学期上4-6节汇报课,邀请师傅及其他教师听课指导,根据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主动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工作,定期向师傅汇报教学情况。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竞赛、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四、培养措施1 .岗前培训:新入职教师上岗前,学校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I,内容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师德师风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环境。2 .师徒结对:每学年开学初,由工作小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情况,为青年教师选定师傅,签订“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师徒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结对时间一般为三年,期满后根据考核情况决定是否续签。3 .教学研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师徒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体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活动,促进师徒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4 .专题讲座: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名师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同时,鼓励师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徒弟举办专题讲座,分享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5 .教学竞赛:学校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师傅要指导徒弟精心准备竞赛课,帮助其打磨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竞赛,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其快速成长。6 .外出学习: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组织其参加各类教学观摩、学术研讨、培训进修等活动。学习结束后,要求青年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并在学校内进行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五、考核评价1 .过程性考核:工作小组每学期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一次过程性考核,通过查阅听课记录、教案、教学反思、学生评价等方式,了解师徒结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考核结果作为学期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2 .终结性考核:每学年结束后,领导小组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终结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徒弟的师德表现、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成果以及师傅的指导工作成效等方面。考核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成果汇报、师徒工作总结等。3 .奖惩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师徒进行表彰奖励,授予“优秀师徒”称号,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的师徒,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师徒结对资格。六、附则L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青蓝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解释。4 .各学科教研组可根据本制度,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细贝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