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资源ID:1342588
资源大小:21.3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版《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旨在明确事故隐患报告的内容、途径、核查整改流程、奖励机制及激励措施,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三条本公司鼓励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及临时聘用、被派遣劳动者)积极报告重点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故隐患:(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员工未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品,直接进行铝液浇铸、打磨等高风险作业。2 .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如擅自调整铸造机速度、温度控制参数,导致铝液流动不稳定,增加爆炸风险。3 .管理人员未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允许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参与深井铸造作业,或指挥无相应资质人员操作关键设备。4 .忽视安全警示,擅自进入深井铸造区域,未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5 .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增加操作失误可能性。6 .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如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模具或调整浇铸工艺,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7 .忽视紧急停机信号,继续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的设备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深井铸造井筒未按标准设置防爆门、应急逃生通道及安全警示标志。2 .铸造机、冷却水系统、除气除渣装置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标准。3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未定期校验或失效,无法准确反映设备运行状态。4 .电气线路老化、裸露,未采取防护措施,存在触电和火灾风险。5 .铝液储存罐未设置超温超压保护装置,或保护装置失效。6 .监控系统、报警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被关闭、破坏或数据被篡改,无法实时监控生产安全状况。7 .铸造模具磨损严重,未及时更换,导致铝液泄漏或飞溅伤人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L作业场所未取得合法有效的环保、安全审批或许可,擅自开展深井铸造作业。2 .对铸造车间内的铝尘、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因素未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3 .深井铸造区域未设置有效的通风换气系统,导致空气质量恶化。4 .临时用电线路混乱,未采取绝缘、防雨等措施,易引发触电事故。5 .进行吊装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戒区域,未使用合格的吊装设备和索具。6 .动火作业未履行审批手续,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2 .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未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3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未得到有效执行。4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缺失或实施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组织演练,应急能力不足。6 .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未持证上岗,不具备相应资质。7 .将深井铸造等高风险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8 .外包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外包单位进行有效监管和考核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四条为确保事故隐患报告渠道畅通,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负责接收和处理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报告:1 .线下报告:直接向安全员或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人员报告。2 .微信小程序/群: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交隐患报告,方便快捷。3 .电话报告:拨打公司设立的事故隐患报告热线电话进行报告。4 .电子邮箱:将隐患报告发送至指定的电子邮箱地址。公司应在醒目位置公示上述报告途径,确保员工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第四章核查整改第五条对员工报告的事故隐患,公司应迅速响应,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核查和整改:1 .立即核查: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与报告人员沟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2 .立即整改:经核查属实的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隐患得到迅速消除。3 .闭环管理:对于重大隐患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建立详细的隐患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所需资金及应急预案,实行闭环管理。同时,对整改进度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隐患整改到位。4 .沟通反馈:在隐患核查和整改过程中,应与报告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核查结果和整改进展,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信任感。第五章奖励资金与实施第六条为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报告,公司应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奖励专项资金。第七条奖励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报告价值分为小隐患和大隐患两类:1 .小隐患:如个体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轻微设备故障等,这些隐患虽不至于立即导致严重后果,但及时报告并整改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对此类隐患报告者,给予小额物质奖励和表扬信等精神奖励。2 .大隐患:如关键设备严重故障、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行为、环境严重不安全因素等,这些隐患一旦发生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发现并报告此类隐患的员工,应给予重奖,包括但不限于较大额度的奖金、晋升机会、表彰大会等,并在公司内部广泛宣传其事迹,树立榜样。第八条奖励实施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奖励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对于在事故隐患报告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公司还应在年度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第六章正向激励与结果运用第九条公司应加强对事故隐患报告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得因员工报告隐患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或歧视。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事故隐患报告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正向激励:1 .业绩考核倾斜:将事故隐患报告工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加分奖励。2 .评优评先优先:在年度评优评先活动中,对积极参与事故隐患报告并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优先推荐。3 .人员奖励与晋升:对在事故隐患报告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在晋升、薪酬调整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第十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会议,加强对员工报告隐患情况的分析和研判。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深入分析现场管理、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第七章宣传引导与教育培训第十一条公司不断加强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内部刊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隐患报告的重要性和奖励政策,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第十二条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事故隐患辨识与报告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员工对本公司、本岗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第八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组织进行宣贯培训,公司全体员工均需遵守,对于违反本制度,隐瞒不报或故意制造事故隐患的行为,公司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第十四条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每年对制度进行适宜性和有效性评审,每三年进行修订,确保其始终符合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附表:1 .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3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4 .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整改通知单)被检查部门:序号安全隐患隐患分级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备注整改要求望你部门于上述规定时间对上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处理,并及时将整改完成情况报检查部门验收。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曰编制:审核:批准:第9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账序号部门隐患名称排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负责人计划完成日期整改期间安全措施隐患等级隐患分类整改情况完成时间整改确认人备注填表部门:填表人日期:年月日第11页,共14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登记表序号报告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联系方式隐患描述隐患位置/设备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建议整改措施报告接收人接收时间第12页,共14页第13页,共14页公司安全隐患内部报告人员奖励台账序号奖励日期报告人姓名部门/岗位隐患等级(一般/重大)奖金金额(元)奖励形式(物质/精神)备注备注:1 .奖金金额: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效果确定,可依据公司内部规定进行灵活调整。2 .奖励形式:物质奖励包括但不限于奖金、礼品等;精神奖励可包括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报表扬等。3 .备注:用于记录奖励过程中的特别说明或后续跟进情况,如是否参与表彰大会、奖金是否已发放到位等。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