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范文.docx
-
资源ID:1340481
资源大小:17.3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范文.docx
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范文这次在省委党校红安分校举办“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题培训班”,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党员于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理论依据、深刻内涵、精神要义和路径方法,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不断取得实效。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要为全省迅速、广泛地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做好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在当前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省委决定用三天时间,把各市州和省直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县(市、区)委书记请到一起集中培训,足见省委对这个培训班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省委对推进“共同缔造”活动的坚定决心。办这个班是X书记提议的,方案也是X书记审定的,请什么人来、讲什么内容,都把了关。所以,培训内容十分重要,针对性很强,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下面,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培训班?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推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各方面工作非常繁忙。在这个紧要时刻,省委举办这个专题培训班,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决策部署的需要。今年6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审议通过的省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宝贵经验,系统分析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描绘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北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工作要求,是指导湖北发展和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代会报告在第五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强调,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指出,要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发现矛盾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关系。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党代会报告已经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怎么把党代会的重要要求落实好,确保实践活动不跑题、不跑偏、不变形、不走样,推动把“共同缔造”活动在各地扎扎实实开展起来?我想首先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认识问题解决好。“共同缔造”的内涵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等,我们要通过培训来解决。二是深入推进实践活动的需要。在X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从今年5月起,我省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党的二十大和省党代会召开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把群众的问题、市场主体的问题解决好了,“三个环境”也就形成了。前一阶段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摸清实情、了解问题、掌握需求,把问题捋出来了。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怎么解决问题。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到6月底,省、市、县三级的“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走访XX万余次,收集问题XX万多个,推动解决问题X万多个,还有XX万个问题没解决;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开展调研XX万多人次,收集问题XX万多个,推动解决问题X万个,还有X万个问题没解决;XX多万名普通党员认真落实“双报到双报告”要求,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XX万余人次,收集需求和问题XX万多个,推动解决问题X万多个,还有XX万个问题没解决。应该说,我们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了解了群众需求,及时解决了突出问题,也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反响良好。但是接下来还有这么多问题要解决,而且很多问题带有共性,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在哪里?省委认为,开展“共同缔造”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所以要办这个培训班,让大家掌握“共同缔造”这个方法,推动解决实践活动发现的问题,做好实践活动后半篇文章。如果我们前期轰轰烈烈收集到了一大堆问题,最后虎头蛇尾,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么实践活动的效果就打了折扣,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信誉、形象就会受到损害。在实践活动之始,我们就提出了开展“共同缔造”的要求,但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大家对“共同缔造”理解不够透彻,对省委意图领会还不是很到位。前一阶段,各地各部门报上来一些“共同缔造”的典型案例,存在贴标签、凑典型的现象,有的把“共同缔造”的概念泛化了,只要是工作中有群众参与的,就算为“共同缔造”的典型;有的把过去的老典型简单翻新包装一下,就成了“共同缔造”的典型。由此可见,不少同志还没有理解“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办这个培训班。三是更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的需要。最近,省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基层调研,查看了一些地方领导班子研究制定的“三张清单”,也就是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发现一个带共性的问题,就是在“任务清单”解决问题方面,普遍还是采用过去“大包大揽”的方式。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主要还是调动政府、部门的资源去解决,没有通过“共同缔造”发动群众、和群众一起来解决问题。我们从实践活动一开始就反复强调,要变“坐机关办公室”为“践行一线工作法”,变部门“端菜”为群众“点菜”,变“批发式的实事项目”为“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变“你和我”为“我们”。这“四个变”,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实事小事做起,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群众和我们“一起干”,也就是推进“共同缔造”。我们要通过培训,掌握“共同缔造”的方法和要求,确保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二个问题:培训班要解决什么问题?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是帮助大家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弄懂“共同缔造”的理论依据。理论上清醒才能够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能够推动我们更好去实践。如果我们思想认识上模糊不清,工作就下不定决心,工作力度就不会这么大。这次我们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作理论辅导,他是专门搞基层治理研究的,会从基层治理的角度阐述“共同缔造”。我在这里要讲的是,“共同缔造”的实质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是我们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理论依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关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是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重要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庆祝改革开放XX周年大会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J在XXXX年XX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一起做”,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J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居民在议事决事中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成果。“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以上是推进“共同缔造”活动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很多论述中都讲得很具体、很明确,我们要通过培训加以理解和把握。二是了解“共同缔造”的实践成果。开展“共同缔造”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空穴来风。多年来,广东、福建、辽宁、青海等地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已经取得了一批实践经验。这次培训班专门进行案例教学,请中山大学李郁教授专门给大家进行案例讲授,还请了厦门市有关同志给我们介绍“共同缔造”的实践经验。这是学习借鉴省外的经验,其实在我们省内,也有可以学习的典型。在我国住建部帮扶下,200年以来,红安、麻城扎实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这次我们的培训会安排到红安、麻城的三个村,实地学习观摩他们开展“共同缔造”的成果。到目前为止,红安县已打造“共同缔造”重点村X个、示范村XX个、一般村XX个,麻城市已在XX%的行政村(社区)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特别是我们这次参观的红安县柏林寺村,过去的基础条件一般,是个比较偏远、落后的地方,是脱贫的重点村。通过开展“共同缔造”,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了,村庄面貌、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从“落后贫穷小山村”到“幸福美好明星村”的蝶变,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示范村”。我们毫不避讳柏林寺村的变化有外部资源支持的因素,但这只是一个外部条件,是辅助性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最根本的是把群众发动起来了,内生动力发生了变化,做到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一起做,建立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花小钱也能办成大事。省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共同缔造”是一把“金钥匙”,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有效解决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基层建设资金不够、基层党组织弱化等难题,是新时代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具有强大生命力、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缔造”已经结出丰硕的成果,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我们对此要坚定信心。三是把握“共同缔造”的操作路径。怎样把“共同缔造”活动开展起来,掌握“共同缔造”的方法路径十分关键。省委准备专门下发一个文件,为了使文件切实可行、起到应有指导作用,我们先拿到培训班上来征求意见。文件稿对怎么开展“共同缔造”讲得是比较清楚的,请大家一方面认真审看提出修改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从这个文件当中,体会省委的用意是什么,掌握“共同缔造”怎么开展等问题。第一要用好“五共”的方法。要把“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工作方法贯穿“共同缔造”活动始终。“共谋”,就是要拓宽政府与群众交流的通道、搭建群众相互沟通的平台,发现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群众的事让群众做主。“共建”,就是要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城乡社区建设,群众,包括社会力量出资出力,投工投劳。“共管”,就是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发展志愿服务等,发动群众加强对共建成果的管理,既是管理又是监督。“共评”,就是要通过组织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的实效进行评估,进行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让群众满意,共评就是体现老百姓满意度,老百姓满意不满意,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好不好。“共享”,就是要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使大家都能共享“共同缔造”的成果。“五共”关键是要发动群众参与。作为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首先要让群众参与有平台,要让大家有说话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就要大力支持发展党领导下的各类群众组织,如村组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等,让群众在组织中找到位置、发挥作用。红安、麻城在湾组建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卫生理事会、村组理事会和铜锣联防队等“五会一队”,让普通党员、乡贤能人和普通群众都参与进来,由群众自己议、自己办、自己评,群众的积极性、满意度都很高。还要让群众参与有规则。没有规则,你一言我一语,你说东我说西,最后形不成共同意见。要引导群众建立村规民约,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健全完善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等各类议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