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与持续改进.docx

    • 资源ID:1340109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与持续改进.docx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与持续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ITiedicaIsafetyadverseevents)是临床诊疗活动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62018年在院内信息系统主动上报的179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以期了解我院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等级、类别、科室分布,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全面报告流程,增强全院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患者安全。一对象与方法通过院内信息直报系统收集20162018年在院内信息系统主动上报的179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为研究对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三甲评审标准:C级标准(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0例),B级标准(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5例),A级标准(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例)。方法: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等级、类别、科室分布进行分析。二不良事件统计结果L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我院2016-2018年在院内信息系统主动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共计1796例,近3年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见表:年份n占比三甲评审标准2016年37720.99C级标准2017年53229.62B级标准2018年88749.39A级标准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等级情况按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等级划分,179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IV级事件(隐患事件)最多,In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次之,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7.18%)和I级事件(警告事件)较少;近3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等级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586,P<0.05),见表:葬件等级2016年2017年2018年合计IV级204(11.36)323(17.98)582(32.41)1109(61.75)【II级114(635)156(8.69)262(14.59)532(29.62)口级48(2.67)45(2.51)36(2.)129(7.18)I级11(0.61)8(0.45)7(0.39)26(1.45)合计377532887«3心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情况我院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要划分为12大类,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护理相关事件、其他不良事件、职业暴露、器械及耗材相关事件。经过统计学检验,近3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别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忌义(2=186.278,P<0.05)见表:IItMI63017年IDlli,M不(!反力,科BKIAI2314ns>?|1<WJOi“17,S414M'IOI4S62*34«V4.'从值4H117A4bMNIMi74IZbXWND)M(M<>a%<nH4HA911W,Ig7*440oISW任rf关”AIWMl1tf<SVl73)ws.il>2>J2>3B>42J*的,川(.MM>11IJJII1K4>IA7>MQ1.7»sa*“0gl*QgKtrOeVtIlI<hIKI71K>dMh51N>WPfHfVdIKOMIMRbWlX)仔,科R<U"IyCLMl4<L45动LWbJ77S2,M1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情况2016-2018年在院内信息系统主动上报的179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涉及科室从临床一线科室到医技、职能科室,内科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外科和医技科室,职能科室最少,近三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科室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443,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内科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干疗科(16.84%)、精神科(15.20%)、心脏内科(8.98%)、肿瘤放疗科(6.74%)、儿科(6.13%),见表:科室2016年2017年2018年合计内科202(11.25)361(20.10)595(33.13)1158(64.48)外科105(5.85)140(7.80)191(10.63)436(24.28)医技科室67(3.73)26(1.45)79(4.40)172(9.58)职能科室3(0.17)5(0.28)27(122)30(1.67)合计3775328871796三讨论L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现状我院从2012年起开始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采取手工填报方式,信息比较滞后,且无法对上报等级、类别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16年以前仅能达到三甲评审C级标准。2016年以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例数较低,分析原因主要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不完善、采用手工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反馈不及时、医护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不足及上报依从性差。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例数及处理效率,2015年底新修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科室人员积极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与年终科室责任目标考核挂钩:对主动报告HI、IV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且积极整改者,对个人(科室)给予每件次30元的奖励,同时按每件次给予年终科室责任目标加分奖励,对于I、II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隐瞒不报者经查实,由各相关部门提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2016年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院内信息直报系统,为不良事件上报提供了方便快捷途径;此外还采用PDCA循环不断优化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强化医护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知水平,近3年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2018年上报例数已高于三甲评审A级标准。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等级、类别和科室分布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8年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等级、类别和科室的频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等级主要集中在IV级事件和In级事件,且IV级事件和In级事件上报例数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上报类别最多的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与出院患者进行标化后2016-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上报率分别为0.86%o>2.06%o>3.54%o,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0%,我院应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例数;上报科室中内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干疗科、精神科、心脏内科、肿瘤放疗科、儿科,这些科室多具有患者年龄大、急危重症多、认知功能障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极易发生疗安全不良事件,并进一步恶化引发医疗纠纷,应进行重点防护,优化医护人员配置。综上所述,尽管医院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但通过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院内信息直报系统,运用PDCA循环定期对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实现从追究过错到及时查找差错原因的转变,有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同时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提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漏报率,通过培训、及时响应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差错的识别能力,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文分析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收集我院2016-2018年在院内信息系统主动上报的1796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上报等级、类别、科室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近三年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上报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等级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别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科室的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因此,通过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院内信息直报系统,运用PDCA循环定期对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不良事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有利于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漏报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病人安全。

    注意事项

    本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与持续改进.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