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经验发言范文.docx
劳动教育经验发言范文劳动是人类生存,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更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重要实践。我们全镇中小学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劳树德、以劳育人”的理念,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德育活动体系,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塑造品格、锤炼意志。现将我镇劳动教育的实施经验总结如下:一、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厚植德育根基在课程设置上,开发德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校本课程。如低年级以“生活自理小达人”为主题,设置整理书包、叠衣服、系鞋带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生活技能,培养独立意识;中年级围绕“校园小管家”,开展教室清洁、图书整理、绿植养护等实践,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高年级聚焦''社会小服务”,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在“我为校园添光彩”课程中,学生分组负责校园不同区域的美化,在劳动中体会“爱校如家”的深刻内涵。二、打造多元实践场景,深化德育内涵1 .校园劳动微岗位:小学设立“红领巾责任岗”,中学设立学生会干部值日岗,涵盖食堂监督员、图书管理员、课间文明劝导员等岗位,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践行责任意识。2 .家庭劳动延伸:寒暑假实践活动将开展“家庭劳动打卡”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布置不同的家务劳动任务,如低年级学生学会清洗餐具、整理衣物,高年级学生参与烹饪、照顾家人,适当的劳动生产等。通过家庭劳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品德。3 .主题劳动实践周:每学期设置“劳动教育主题周”,结合传统节日与季节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如春季“播种希望”种植活动,瞰市二小的学生亲手种下不同品种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空心菜、西红柿、四季豆等,现今各班基地的蔬菜都长势良好;文成小学、瞰市小学利用植树节鼓励学生亲手种植一棵小树,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写下随笔日记;劳动节组织春日亲子野炊活动;端午节开展和大人一起包粽子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爱亲”行动,为长辈制作手工礼物、承担家务;止匕外,校园广播定期播放劳动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劳动的快乐。4 .社会劳动服务:利用3月雷锋活动月,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在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在敬老院为老人打扫房间、表演节目;在福利院与特殊儿童互动,交流。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在服务他人中体会奉献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三、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强化德育浸润学校注重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让劳动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全镇中小学中都有自己的劳动基地,让学生参与家庭种植劳动。5 这方面小学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卓有成效。投资20多万元打造了24块高标准劳动种植基地,学校按照班级数量,把每班一块的劳动基地以24节气命名,每块牌子上向学生介绍农耕文化以及种植的基本方法与知识。每个学期让学生自主种下时令蔬菜,期末采摘收获。期间,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监督小组会随时监督基地栽种和维护情况。劳动基地种植实践,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更在亲手播种、耐心等待与喜悦收获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劳与美满,感受到了劳动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成就感。四、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如何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小学为全镇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设立“劳动之星”、“优秀劳动小组”等荣誉称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彰;止匕外,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通过一系列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我镇学生在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与德育的融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爱劳动的新时代好少年!以上是我镇劳动教育的实施总结,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