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docx

    • 资源ID:1339608       资源大小:208.4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docx

    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摘要】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在碳达峰行动方案的推动下迎来关键拐点,全年成品油消费量为3.589亿吨,相比上年下降2.8%o其中汽油消费量为1.52亿吨,下降2.0%,开启达峰后的下降通道;柴油消费量下降至1.68亿吨,降幅达6.5%,创近年来最大降幅;航煤消费量为0.39亿吨,较上年增长13%。炼油行业新旧产能更迭,传统炼油企业面临新一轮产能出清。2025年,预计成品油需求将继续呈现“两降一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接近50%,汽油消费降幅扩大;基建项目开工增加,柴油消费降幅收窄;进出境航空需求旺盛,航煤消费继续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成品油消费总量为3.45亿吨,相比2024年下降3.8%;炼油产能小幅增长,潜在资源供大于求局面加剧。建议炼化企业加快产品转型和市场开发,以适应成品油消费持续下降的新常态。2024年,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中国成品油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运输领域的燃油消费已提前达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超出预期,汽油消费提前进入由升转降拐点;天然气重卡销量20个月连涨,新能源重卡2024年销量相比2023年增长138%,燃油货车行驶活跃度下降,柴油消费呈现较大降幅;航空煤油(以下简称航煤)消费一枝独秀,需求增速仍呈两位数增长。2024年成品油市场由2023年的“供需两旺”转为“供需两弱”。展望2025年,预计成品油需求“两降一升”的趋势仍将延续,中国可用的炼油能力进一步增加,出口退税率下降,成品油出口量预计难有增长,产能供需矛盾加剧。12024年成品油市场迎来关键拐点,交通运输领域燃油消费峰值已现2024年,全国成品油消费量为3.589亿吨,较上年下降2.8%,增速较上年下降15.9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消费量均下降,航煤消费继续回升,汽、煤、柴消费量相比上年增速分别为-2.0%、13.0%、-6.5%o与新冠病毒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4年成品油消费量总体较2019年增长2.6%,其中汽油消费增长了3.9%,航煤需求经历4年的震荡回升,消费量首次超过疫情前,柴油消费则与疫情前水平基本相当。20192024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及增速变化见图K图120192024年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与增速在交通用油方面,2024年汽油消费量下降超过300万吨;柴油消费量中用于公路和水路运输的消费量下降900万吨左右;航煤消费量增长450万吨,但航煤消费的增长仍难以抵消汽油和柴油消费的降幅。由于碳达峰行动持续推进,中国交通运输燃料正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可以预判,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燃油消费峰值已经在2023年出现,2024年成为交通用油消费量下降通道的起点。交通运输领域成品油消费的下滑,势必引领中国成品油总消费量持续下降,并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阶段目标(2030年碳达峰)的实现起到有效推动作用。1.1 新能源车加速渗透,私人轿车报废进入高峰期,汽油消费提前进入下降拐点2024年,中国汽油消费量为L52亿吨,与上年相比下降2.0%。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推动中国汽油消费在2024年进入下降通道。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亮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攀升,已经逐渐从市场边缘走向主流。2024年,中国全口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7万辆(含出口),销量占比为40.9%。新能源汽车产销的主流是乘用车,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会)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1090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41%,增速较2023年增长5个百分点,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47.6%。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达到8.9虬从地区分布看,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海南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均超过15%;黑龙江、西藏、青海和甘肃受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车发展相对较慢,目前保有量占比未超过5%(见图2)o30%图22024年中国各省(市、区)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2009年是中国私人汽车快速发展的元年,当年乘用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1031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53%,是历史最高年度增幅。若按照15年的报废周期,2024年将是中国私人轿车进入报废期的高峰起始年。2024年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提出,对符合要求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车主给予补贴,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较换购燃油车补贴高出3000元,政策推动换购需求更多转向新能源车。参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统计数据,2024年汽油车销量仅为1500万辆左右,与上年相比下降12%。汽油车销量的大幅下降和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设定了里程碑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渗透率达到20%,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发展进程看,已远远超过该指导文件设定的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的超预期发展,推动了中国汽油消费在2023年提前达峰,2024年开启下降通道。1.2 国内外航空客货运输需求持续增加,航煤消费稳健增长由于中国97%以上的煤油消费为航煤,因此在研究中常以航煤代替煤油。2024年,航空业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实现稳健增长,并拉动航煤消费量增速呈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中国煤油消费量达到0.39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3%,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7.1%。航煤消费量与航班执飞数量、飞机油耗等密切相关,其中航班执飞数量是影响航煤消费量最直观、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与旅游限制的放宽,国内外航空客货运输需求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根据“飞常准”平台统计,2024年中国民航每日执行总航班数量达到L48万架次,与上年相比提高10.3%,较新冠病毒疫情前的2019年提高7.1虬民航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7.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9%;国际客运航班增至每周6400班,恢复至疫情前的84%;国际货邮运输量相比上年增长29.3%;民航全行业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2亿吨千米,与上年相比增长25%(见图3)。中东、东南亚国家陆续对中国游客推出的旅游免签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出境游需求;中国入境免签国家增加至38个,过境旅客数量显著增加。航煤是成品油三大品类中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最严重、恢复期最长的品种,也是疫情结束后最有增长潜力的品种。图320192024年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及年度增速1. 3基建减速和房地产低迷,叠加车用气替代增加,柴油消费下降幅度增大2024年,中国柴油市场承受了多重不利因素交织的压力,尤其是在需求疲软和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柴油消费量下降至L68亿吨,与上年相比降幅达到6.5%,创近年来最大降幅。2024年,中国地方债务风险突出,基建投资增速明显放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仅为4.4%,较上年增速下降L5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0.02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0.6%,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施工累计面积分别下降23%和12.7%。受基建减速和房地产持续下滑拖累,建筑行业产业链上游的粗钢、水泥等建筑材料产量随之下滑,2024年产量相比2023年分别下降L7%和9.5%,工矿生产和建筑施工领域的柴油消费显著下降。这些不利影响向物流运输领域传导,带来柴油主要消费领域需求的普遍下降。交通运输领域不仅面临油品需求疲弱的基本面,还面临着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的巨大压力。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支持车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交通运输领域要“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推广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等。随着行动方案推进,车用液化天然气(LNG)以其显著低碳环保优势和经济性优势,成为替代柴油的重要选择。尤其是2022年12月以来,随着国际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下降,中国车用LNG与柴油相比,价格优势突出,零售价格比值均处于0.8的经济平衡线下方,因此LNG重卡销量快速增长。2022年12月至2024年7月,LNG重卡销量实现了20个月的连续正增长。虽然2024年8月开始,销量增速由增转降,但全年销量仍达到17.5万辆左右,相比2023年增长15%o20222024年中国车用LNG对车用柴油的替代情况(见图4)。水运领域的燃料低碳化趋势也在加强。综合测算,在交通运输领域,以公路运输为主,2024年车用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量达到2700万吨左右,较上年增加约900万吨。车用气替代量大幅增加,是2024年柴油消费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图420222024年中国车用LNG对车用柴油替代情况2024年中国柴油消费量创近年来最大降幅,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柴油消费的粘性在降低,更预示着清洁能源替代的步伐正在加快。1.4 新炼厂投用与老炼厂关停并存,传统炼油企业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炼油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山东裕龙石化在4季度成功投产了一套1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装置;大连石化关停了45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中国化工山东地区的3家传统炼厂因经营压力陆续关停。从中国规模以上可用炼油能力统计情况看,2024年底,中国总炼油能力达到9.23亿吨/年,相比2023年增加550万吨/年(见图5)。从炼油产能归属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能力合计占比为57%,较2019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地方炼厂在4家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的带动下,占比提高到32%,较2019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中国海油、中化等其他公司占比增减不一,变化不大。亿吨/年图52019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炼油能力1.5 供需双弱格局下,出口量再次回落2024年,在中国需求下降背景下,出口市场亦不容乐观。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相比上年下降2.8%,新加坡市场的成品油价格亦随之下行,其中汽油和柴油全年均价分别下降4.5%和5.4%,跌幅均大于原油;在全球需求向好拉动下,航煤价格仅下跌L75%,显示较好的经济效益。新加坡作为全球成品油集散地,其市场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成品油出口情况。虽然2024年成品油出口配额下发了410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2024年成品油实际出口量为3673万吨,较2023年减少527万吨。其中汽油和柴油受效益下滑影响,出口量均下降,柴油出口量比上年减少577万吨,航煤出口量则大增498吨。回看出口历史数据,2019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达到5536万吨,成为成品油出口量峰值,而后持续下降,虽然2023年有一波涨势,但2024年重回下降通道(见图6)。万吨图620192024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在中国需求下降和出口效益不佳的双重利空影响下,2024年全国成品油产量为3.96亿吨,与上年相比下降3.3%。炼油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国炼油企业调低开工率以应对市场变化。传统地方炼厂的开工率下滑尤为突出,根据金联创等公司的统计,2024年山东地方炼厂的开工率仅为56.8%,较上年大幅下滑9.1个百分点。2多维度政策调控下,中国成品油市场正在转型转变2.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陆续推出刺激消费的政策,特别是2024年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为汽车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显著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步伐。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范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成品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