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分录.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分录长期待摊费用的常用会计分录:1 .发生长期待摊费用时:借:长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例如,企业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改良,发生支出12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借:长期待摊费用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2 .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长期待摊费用假设上述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按3年摊销,每月摊销333.3311(12000÷3÷121借:管理费用333.33贷:长期待摊费用333.33新准则下哪些项目可以计入长期待摊费用1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企业对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比如改变其结构、功能、增加附属设施等,使该固定资产能够继续使用且使用年限可能延长,相关支出不能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2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后,对其进行改良或改建,例如对租入的厂房进行装修、改造等,由于承租方只在租赁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拥有对该资产的使用权,所以不能将改建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是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3 .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当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同时满足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且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这两个条件时,可认定为符合税法规定的大修理支出。该类支出需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4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除了上述明确规定的项目外,其他具有长期待摊性质的费用也可计入,但具体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判断。一般来说,这些费用是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且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例如企业发生的金额较大、受益期较长的广告宣传活动费用,如果其受益期超过1年,也可能作为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但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新旧会计准备关于长期待摊费用有什么变化1 .核算范围的变化:旧准则: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新准则:开办费不再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而是直接列入“管理费用"科目。新准则下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2 .会计处理的变化: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旧准则: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新准则: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3 .摊销方式的细化:旧准则: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规定相对较为笼统,部分规定不够明确。新准则:对不同类型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例如,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符合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