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企业货币资金核算制度》.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企业货币资金核算制度一、总则1 .目的为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确保货币资金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及所属各单位的货币资金管理。3 .货币资金的定义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二、货币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2 .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防范资金风险。3 .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 .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加强内部监督。三、现金管理1 .现金的使用范围(1)职工工资、津贴、奖金等个人报酬,每月现金发放部分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X%o(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包生攵黜汐仝F三口(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单笔收购金额在X元以下可使用现金。(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出差备用金不得超过凶元/人。(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目前结算起点为1000元。(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2 .现金收支管理(1)企业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每日现金收入超过X元时,必须在当天下午具体时间前存入银行。(2)企业现金支出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超范围、超限额支付现金。单笔现金支出超过X元需经财务经理审批。(3)现金收支应做到日清月结,确保现金账实相符。出纳每日下班前需盘点现金,现金余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的差异不得超过X元。3 .现金保管(1)企业应配备专用保险柜存放现金,保险柜钥匙和密码应由专人保管。保险柜密码每具体时间周期更换一次。(2)现金保管人员应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每周至少盘点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四、银行存款管理1 .银行账户管理(1)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开设银行账户,并报财务部门备案。银行账户数量不得超过X个。(2)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审批程序进行。新账户开立需经总经理审批,变更和撤销需经财务经理审批。(3)企业不得出租、出借银行账户。2 .银行存款收支管理(1)企业所有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应通过银行账户进行,不得通过现金收付。每日银行存款收入应在当天核对无误后入账,支出需提前X个工作日提交付款申请。(2)银行存款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截留、挪用。银行存款到账后X个工作日内必须确认并记账。(3)银行存款支出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超范围、超限额支付。单笔支出超过X万元需经总经理审批,X万元以下由财务经理审批。(4)企业应定期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账目,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确保账账相符。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差异不得超过X元。3 .银行票据管理(1)企业应加强银行票据的管理,建立银行票据登记薄,对银行票据的购买、使用、保管、核销等进行详细记录。银行票据库存数量不得超过X张。(2)银行票据应由专人保管,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票据签发需经财务经理签字确认。(3)银行票据遗失或被盗,应及时向银行挂失,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挂失时间不得超过X小时。五、其他货币资金管理1 .其他货币资金的范围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2 .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1)企业应加强对其他货币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其他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其他货币资金的使用需提前X个工作日申请。(2)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确保资金安全。单笔其他货币资金支出超过X元需经总经理审批。(3)企业应定期对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清理和核对,每月至少核对一次,确保账实相符。其他货币资金余额与明细账余额的差异不得超过X元。六、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1 .不相容职务分离(1)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岗位分离。(2)货币资金收付与审核岗位分离。(3)货币资金保管与盘点岗位分离。(4)银行对账单的获取、核对与记账岗位分离。2 .授权审批制度(1)企业应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2)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进行审批,不得越权审批。3 .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应定期对货币资金管理进行内部审计,每季度至少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七、监督与检查1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货币资金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至少一次,确保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2 .内部审计部门应不定期对货币资金管理进行专项审计,每半年至少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企业领导,并提出整改意见。3 .对违反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行为,企业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罚金额可根据违规金额的X%至X%确定。八、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