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账实操-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分录.docx
账务处理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分录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常用会计分录:1 .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商业汇票: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如A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B企业,价款为100OOO元,增值税税额为13000元,收到B企业开出的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借:应收票据11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2 .票据到期收回款项: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例如,上述商业承兑汇票到期,A企业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113000贷:应收票据1130003 .票据未到期向银行贴现: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财务费用(贴现息)贷:应收票据例如,A企业将上述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贴现,贴现息为100O元,实际收到款项112000元。借:银行存款112000财务费用100O贷:应收票据1130004 .票据到期,承兑人无力支付款项: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例如,上述商业承兑汇票到期,B企业无力支付款项。借:应收账款113000贷:应收票据113000。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有以下区别:一、承兑主体不同L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即银行作为承兑人,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向持票人支付确定的金额。银行的信用通常较高,这使得银行承兑汇票的可靠性相对较强。例如,企业A向企业B销售货物,企业B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A持有该汇票后,到期可向承兑银行要求支付款项,银行必须履行支付义务。2.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承兑,即购货企业作为承兑人,在汇票到期日向持票人支付确定的金额。企业的信用状况因企业而异,相比银行,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大。例如,企业C向企业D销售货物,企业D以商业承兑汇票支付货款。此时,企业C持有该汇票到期后,向购货企业D要求支付款项,如果企业D资金紧张或出现经营问题,可能无法按时支付。二、信用风险不同1 .银行承兑汇票:由于银行的信用较高,一般情况下违约风险较低。银行在承兑汇票时会对出票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审查,同时也会要求出票人提供一定的保证金或担保措施。即使出票人到期无法支付款项,银行也会先行垫付,然后再向出票人追偿。这使得持票人在到期时能够较为确定地收到款项。2 .商业承兑汇票:信用风险主要取决于承兑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如果承兑企业出现财务困难、经营不善或恶意拖欠等情况,持票人可能面临无法按时收到款项的风险。例如,一些小型企业或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可能较低,因为持票人对其到期能否兑付存在较大疑虑。三、流通性不同1 .银行承兑汇票:流通性较强,因为银行的信用背书使得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愿意接受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支付手段或进行贴现等融资操作。在市场上,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较为容易地在企业之间流转,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获取资金,贴现利率相对较低。2 .商业承兑汇票:流通性相对较弱,一些企业可能对商业承兑汇票的接受程度较低,尤其是对信用状况不了解的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在贴现市场上,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难度较大,贴现利率也通常较高,因为金融机构需要承担更高的信用风险。四、票据签发要求不同1 .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需要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并具有一定的资信条件。银行会对出票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包括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同时,出票人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确保银行在到期时能够得到偿付。保证金的比例根据出票人的信用状况和银行的风险评估而定。2 .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一般为购货企业,无需向银行缴纳保证金。但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通常需要基于购货企业与销货企业之间的真实贸易背景,并且购货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和信用声誉。在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时,购货企业需要在汇票上注明承兑日期、承兑人签章等信息,并对到期支付款项承担责任。会计做账流程原始凭证的收集与审核1 .收集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回单、报销单、入库单、出库单等。例如,企业购买办公用品,会取得办公用品销项;员工出差回来,会提交差旅费报销单及相关车票、住宿发票等。2 .审核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发票上的发票专用章是否清晰、发票金额与实际业务是否相符等;查看报销单填写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签字是否齐全等。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1 .确定会计分录: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确定应借应贷的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科目。2 .填制记账凭证:将确定好的会计分录填写在记账凭证上,包括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等内容,并由制单人、审核人、记账人等相关人员签字盖章。账簿登录1 .设置账簿: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总账用于总括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明细账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用于序时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2 .登录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逐笔登录到相应的账簿中。登录总账时,可以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进行登录;登录明细账时,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和明细科目进行逐笔登录。例如,将销售产品的业务登录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总账的"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成本计算与核算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品种、批次、步骤等。2 .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归集和分配到各个成本计算对象中。例如,对于生产企业,要将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3 .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归集的成本费用,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财产清查1 .确定清查范围:对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等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例如,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对银行存款进行对账等。2 .进行清查盘点:通过实地盘点、核对账目等方法,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并与账面数进行核对。3 .处理清查结果: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财务报表编制1 .编制调整分录:在结账前,需要对一些跨期摊配项目、预提项目、折旧计提等进行调整,编制调整分录,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 .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录入账后,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1 .计算税款: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税法规定,计算各种应纳税款,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2 .填写纳税申报表: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各种纳税申报表,包括主表和附表,如实申报企业的纳税信息。3 .申报纳税: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将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并缴纳税款。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上门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