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7课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1337063
资源大小:9.3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5春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7课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docx
2025春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7课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在完成它们去哪里了这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总结了一些经验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1 .科学观念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基本理解了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和红糖;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如小石子。例如,在实验中,学生发现食盐和红糖在水中逐渐“消失”,而小石子则保持原状,目标达成较好。2 .科学思维目标:学生在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能够简单分析出溶解现象。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红糖水的颜色变化,推断红糖溶解在水中,这体现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初步发展。3 .探究实践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通过操作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描述食盐、红糖和小石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4 .态度责任目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索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在实验中,学生积极尝试用放大镜观察物质的变化,目标达成较好。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不足: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例如,有的学生在搅拌时没有充分搅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说明在实验操作指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学生能够规范操作实验器材。2 .对溶解过程的引导不够深入:虽然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食盐和红糖溶解在水中,但对于溶解过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例如,学生在描述溶解过程时,往往只关注物质的“消失”,而忽略了溶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 .拓展环节的深度不够:在拓展环节中,虽然学生能够通过讨论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对于如何将这种理解应用到更多实际场景中,学生还缺乏足够的思考。这说明在拓展环节的设计上,需要更广泛地引导学生思考溶解现象的实际应用,提升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4 .学生记录的准确性不足:在记录实验现象时,部分学生没有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例如,有些学生在记录红糖溶解过程时,没有详细描述红糖颗粒的变化,只是简单地写“红糖消失了”。这说明在记录指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三、改进措施L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实验操作前进行更详细的示范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规范操作实验器材。例如,在搅拌实验中,我会详细讲解并示范如何充分搅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 .深入引导溶解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更多实例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溶解过程。例如,我会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溶解过程,让学生明白溶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消失”。6 .拓展溶解现象的实际应用:在拓展环节中,我会通过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制作糖水时运用溶解原理,提升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7 .加强记录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强调记录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例如,我会提供详细的记录模板,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确保记录的准确性。8 .增加互动和反馈:在课堂上,我会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反馈。例如,我会设置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