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党员《反腐为了人民》观后感心得体会.docx
政协党员反腐为了人民观后感心得体会反腐为了人民专题片选取了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江西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唐一军、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崔茂虎等12个典型案例,以案释德,以案明纪,以案说法。观看后震撼了心灵,触及了灵魂,深受教育,深有启迪,深感要以案为鉴、以身作则,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一、以德为先,固本培元正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反腐为了人民警示片中,孙志刚、唐一军、崔茂虎、孙述涛等人心中无戒,家教不严,家风不正,不仅自身身陷囹圄,而且殃及家人,贻害家庭,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家风不正往往是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党员干部的家风家教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要切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培育良好家风的过程变成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强化法纪观念的过程,在思想上固本培元,切实筑牢“不想腐”的根基。一是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家教文化。在我国,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育正面典型及诸葛亮诫子书、颜之推颜氏家训、江南正义门百年家规、林则徐家训名言等家规家训I,数量之多、哲理之深、效果之好、影响之大叹为观止,共同促成了优良家风的形成,孕育出了中华文明的家教文化。这些文化体现出一个家庭的道德风貌、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和道德美德。要切实传承和弘扬好这些美德,从中汲取规矩意识、法纪意识,形成良好家风。二是要以身作则。只有严于律己、高度自律,才能为家人做表率、当楷模,才有底气和资格教育和督促家人走正道、作贡献,才能有效引导家人崇德向善、崇廉尚廉、见贤思齐。三是要正面引导。反腐为了人民展现了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不断丰富防治的有效办法,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明显成效,生动讲述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坚持反腐为民、反腐惠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二、以案为鉴,驰而不息纠“四风”反腐为了人民中,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崔茂虎,就是对小事小节不太注意,最后小事就变成大事。一是作风建设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四风问题不断反弹回潮,隐形变异,易发多发,打而不绝。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二是风腐一体危害大。不正之风和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都是从违规吃喝开始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违规吃喝当小节、当小事。要心存敬畏,高度重视,坚决不组织违规吃喝,自觉抵制违规吃喝,努力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三是侥幸之心不可有。不管歪风如何隐形变异,不管邪气如何巧妙伪装,不管手段如何天衣无缝,都只不过是自以为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迟早都会被发现、被查处。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此,在整治违规吃喝等问题上,政治敏感要强,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心存侥幸。四是责任之心不可无。违规吃喝等问题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监管难度大。除他律外,更需要自律。养成严实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人人都有责,个个要负责。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作风建设的局中人、明白人、带头人。三、以廉为美,防微杜渐守底线从警示片中的多个案例可以看出,腐败分子往往都是不注重小节,从违规吃喝等微腐败开始,一步一步慢慢走上不归路的。O和1虽然只差一位,却有质的区别。跨过了O和1的距离,也就越过了善与恶的界限。我们要深刻汲取上述反面案例的教训,树牢“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守牢道德底线、纪律红线、法律高压线。一是要修心。对人来说,信仰、理念、境界、意念等都源自人心,所有问题的根源也在人心。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强调要做好自己心的“城防司令”,阐明了修心的极端重要性。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时刻自警自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只有这样,才能时时攻破心中之贼,处处打败心中之魔。只有内在的心灵高尚了,外表的作风才能清正。二是要用好“慎文化”。要慎独、慎友、慎微、慎初、慎终。常修为政之德、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重利不足以变其心”。三是要做到知足常乐。上述反面案例往往是由于心态失衡,不知足,经常不知足,最后发展到贪得无厌,最终沦为为人不齿的腐败分子。我们要深刻汲取教训,做到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