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学院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实施细则.docx
-
资源ID:1334886
资源大小:12.0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光电学院关于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实施细则.docx
2019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工作细则(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学校关于做好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办法的精神,经研究,制定本实施细则,保证推免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一、基本条件申请推免学生必须满足学校有关规定的推荐条件。学生属于国家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2019届毕业生(不含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学生、委培生、定向生);爱国守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主修专业前六个学期累计平均绩点在3.00及以上;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0%;英语国家六级等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身体健康。二.推荐原则(一)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申请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学习、科研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为学校、学院做出重大贡献的,优先获得推免生资格,占用学院预留名额,不占各系分配名额。在数学、物理、电子、机械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全国、市级奖项者,根据获奖情况,可适当放宽基本推荐条件;本科阶段入伍并荣立三等功及以上者,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在本校就读期间服兵役者在同等情况下可予优先推荐。(二)其余申请学生根据学生综合考评情况汇总名单(学生推免综合情况评定汇总办法见附件)。综合考评分包括学习成绩分、创新科研分、思政素质分等3类,分别占总分75%、15%和10%。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开会,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业务特长、思政素质等全方位考查,对汇总名单学生投票决定推荐资格排名。思政素质分为“不合格”的,不予推荐。三、推免生名额的分配根据当年学校下达名额总数与当年毕业生情况,由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决定预留名额百分比(10%-30%)o预留名额在全院学生内公开选拔,主要用以奖励成绩突出、贡献重大的学生。其余名额数作为各系分配总名额,按各系本科毕业生比例、上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人数比例和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比例分配到各系,在各系申请学生中公开推荐。系推免生名额=各系分配总名额X(系应届本科生占比X50%+系上届高质量就业人数占比X25%+系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占比X25%)四、推免工作流程1、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确定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成员名单。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召开会议,审议并确定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工作细则,院内公示,上报学校。2、学生本人填写学校推免申请表。3、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依据学院学生推免综合情况评定汇总办法,提供申请学生综合情况汇总表。其中,各系本科毕业生人数、各系上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人数及占比数据,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提供;各系当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及占比数据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供。4、由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召开推免生工作审定会议,根据申请学生综合情况汇总表和优先推荐原则,讨论决定预留择优推免生比例人数(10%-30%),并投票决定推免生候补名单,并决定递补人选候选名单及递补顺序。5、学院组织对特殊学术专长的推荐候选学生进行公开答辩审核。未通过审核的候选学生,取消推免生候选资格。6、学院确定推荐及递补人选候选名单经院内公示,上报学校。学校审核并公示后确定学院推荐免试生的最终人选。五、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附: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成员:组长:张学典副组长:陈海瑾曹英成员:杨晖郑继红刘伟贾宏志王亚刚戴曙光郭春学夏附件: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9届学生推免综合情况评定汇总办法申请推荐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由辅导员办公室将其综合情况进行评定汇总,作为学院推免生工作推荐审核小组讨论审议的依据。综合考评分=学习成绩分*75%+创新科研分*15%+思政素质分*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1位。一、学习成绩分1、学习成绩分为由累计平均绩点还原的百分制分数(如绩点4.18还原为91.8分)。累计平均绩点以教务处统计为准。二、创新科研分1 .创新科研分为百分制。基础分为60分。科技竞赛获奖、专利类所列加分数,均为第一作者得分,第二作者按1/2计分,第三作者按1/3计分,第四及后续作者不计分。同一科研成果多次获奖的以最高奖项计分,不累计。创新科研分合计不超过100分。2 .论文类加分。以第一作者发表SCl期刊专业学术论文的,一、二、三和四区分别每篇加35分、30分、25分和20分;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A类期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的,每篇加15分;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B类期刊专业学术论文的,每篇加10分;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的,每篇加5分。在各类增刊发表论文不计分。(刊物级别分类依据学校有关规定。)3 .指定竞赛类加分。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奖的:获全国一等奖的每项15分,市特等奖每项12分,全国二等奖或者市一等奖的10分,全国三等奖或者市二等奖的每项加8分,市三等奖的每项加6分,市优胜奖的每项加4分,校级一等的每项加3分,校级二、三等的每项加2分,其它每项加1分。4、其它科技竞赛类加分。获其他全国一等奖的,每项加10分;获全国二、三等奖的,或者获市级一等奖的,每项加7分;市级二、三等奖的每项5分;市级优胜奖或者校级一等奖的每项3分;获校级二、三等奖的,每项加2分;校级优胜奖的,每项加1分。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每项加15分,二等奖每项加5分。5、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加分。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每项加10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加7分。获得软件著作权的,每项共10分,根据证书所列人数平均后计算得分。三、思政素质分L思政素质分一般为百分制。基础分为60分。最高不超过100分。如学生入校以来发生思想品德问题,受到学院通报批评,或受到处理处分的,思政素质分评定为“不合格”。2 .综合能力类加分。获得市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市优秀团员(团干部)或者入伍并荣立三等功以上的,每项加10分。获校优秀学生(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员(团干部)的,每项加3分,此项最高不得超过6分。3 .服务公益类加分。获市级荣誉者(市级优秀志愿者、市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或大学阶段入伍的,每项加5分。获校级荣誉者(校优秀志愿者、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体育竞赛获奖等),每项加2分。获院级荣誉(优秀义工、优秀志愿者、优秀学生助理等),每项加1分。无偿献血1次加1分。4 .集体荣誉参照个人获奖级别根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量按1/2或1/3计分,具体量分标准由辅导员提出,全体辅导员会议审核。集体荣誉以同年度最高级别计分,不累计。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