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术操作规程.docx
血管造影术操作规程血管造影是项复杂、对病人有一定痛苦及危险性的检查方法,因此要求术前充分准备,以求得造影的成功。1术前准备1)对造影的用具作仔细检查,以防临时失误。2)对病人的准备:对病人解释造影过程,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术前34小时禁食。造影穿刺或切开区的皮肤准备。造影前半小时口服鲁米那O1克或肌注苯巴比妥钠O1克。如果作腹部血管造影应先服泻药或清洁灌肠。造影前应作造影剂之过敏试验,常用Iml的造影剂静脉注入,如有面色苍白、盗汗、恶心、呕吐、皮疹、心动过速等症状出现应视为过敏反应,不可作造影。2适应症:1)血管病变,如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静脉屡、血管瘤等。2)血管发育上的改变:如畸形、缺如、异常分枝等。3)血管外伤。4)软组织病变或器官病变:如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某些器官的病变如肺隔离症、肾动脉狭窄、肿瘤、肝内肿瘤等的诊断。5)手术前对病变血管近端和远端、侧枝循环情况的了解,以作血管结扎切除,或移植的准备。手术后随防观察血管的通畅度等。3禁忌症:1)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者。2)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过高,中等度蛋白尿或尿少、尿闭等。3)严重的肝脏功能衰竭。4)毒性甲状腺肿。5)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有心力衰竭而临床表现严重者。6)出血素质(血友病)或在抗凝血治疗中。7)其它禁忌症,如穿刺部位有炎症等。8)严重的高血压病。4 造影剂的选择造影剂种类很多,目前应用的有76%、60%泛影葡胺。大动脉造影时一般用5070%浓度的造影剂406Oml(ImIkg)四肢血管造影时为了减轻局部疼痛和防止动脉痉挛,因此采用3050%的浓度,上肢用20-30ml,下肢用3040ml。5 造影方法动脉造影:1)经皮穿刺(或切开)股动脉造影: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最浅部位,且易固定。2)仰卧、肢体稍外展、外旋,将胶片置于拍摄部位下面,病变部位为X线照射中心。3)局麻后,手指压于动脉搏动的两侧以固定血管,用动脉穿刺针与肋下角成60。角,沿股动脉走向,推进针头至触及动脉搏动时,快速刺入动脉(必要时可贯穿动脉),如果穿刺针已在动脉腔内,则有搏动性鲜血涌出,(如无血出来,可能已贯穿动脉,则可将针套缓慢退出到有鲜血涌出为止),然后将已在动脉内的套针装上针芯,使接头放低,接近皮肤,向前推进12毫米固定。4)先注射1%普鲁卡因5IOml然后在24秒内将造影剂全部注入,在注入容量的2/3后立即摄片一张,快速换片摄第二张。5)注射完毕后,再用1%普鲁卡因溶液IOml左右缓慢注入,等待洗片,如显影不佳,可重复造影一次(重复造影的间隔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如造影满意,即可拔出套针,在穿刺部位加压5-10分钟以免形成血肿。6 经皮穿刺肱动脉造影:除以下几点外,基本上和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相同。1)上肢外旋,掌心向上。2)在肘以上1015Cm处上臂内侧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以扪诊法定出肱动脉位置。3)针头方向可向近心端或远心端,注射造影剂时,压迫穿刺点近端动脉。4)由于肱动脉较难固定,附近又有重要神经因而不易成功,有时造成神经损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可采用切开皮肤、显露肱动脉直观穿刺造影法。7 经皮穿刺或肱动脉插管作选择性动脉造影:1)经股动脉插管作选择性动脉造影的适应症:主动脉弓病变、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椎动脉病变等;对侧骼股动脉及其分枝病变,肝肿瘤、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肾肿瘤、多囊肾、肾结核、肾动脉狭窄等。2)经肱动脉插管选择性动脉造影的适应症: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等症。3)经皮穿刺把造影针头插入血管后,拔出针芯,将与所用导管配合之导引钢丝插入,推送到血管腔内,把穿刺针拔掉,自钢丝尾端套入一塑料之扩张器,把皮肤、皮下组织及血管壁部扩成一通道。拔除扩张器。4)插入导管后持续缓慢注射肝素溶液,(每100ml5%G-S或生理盐水加肝素Iomg)可有效地防止导管和血管内血栓形成。(亦可缓慢地注入普鲁卡因溶液20ml及001%肝素溶液30ml混合液)。5)快速进行插管及造影,尽量缩短导管在血管内的时间。插管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血管膜。6)将导管接上加压注射器,快速注入造影剂,同时以23张/秒的速度连续摄片,共34秒,在有动脉狭窄时,应停2秒后再摄片一张。摄片完毕后拔出导管,局部加压510分钟。7)在作内脏血管造影时,为了证实导管是否进入所需要的动脉时,可注入少量造影剂于电视屏幕上或透视下观察。如证实为所选择的动脉时,再接加压注射器。静脉造影:1意义:明确诊断,了解病变部位及程度。2 适应症:静脉阻塞性病变。3 方法:1)上肢静脉造影:仰卧,造影侧上肢外展,用3050%的造影剂20-30ml,自肘正中静脉注入,于注入25ml时摄片1张,当造影剂即将注射完毕时,再摄片一张,摄片范围包括肩部、胸腔、入口,以了解臂、腋、锁骨下各静脉的显影情况。2)下肢静脉造影:仰卧,下肢抬高15度,稍外旋,检查大隐静脉,穿刺内踝内侧静脉,检查深静脉时需缚止血带,以仅能阻断下肢浅静脉回流为宜,在止血带远端注入3050%造影剂2030ml在15秒内注射完毕,注射152Oml时摄踝膝X线片一张,注射完毕时摄腹膝X线片一张。3)骨髓穿刺静脉造影,可显示深静脉。患者平卧,局麻下作O5cm长的切口,用骨髓穿刺针穿过骨皮质进入骨髓腔,抽吸有骨髓血后注入1%普鲁卡因溶液5IOml,然后注入3050%造影剂20一30ml,注入20ml时摄片,注射完毕时摄片13张。骨髓穿刺的部位:根据造影部位而定。小腿深静脉:胫骨下端内踝。大腿部深静脉:胫骨结节。盆腔骼静脉:骼前上棘、股骨大粗隆。骼总静脉:股骨大粗隆。下腔静脉造影:自单侧或双侧股静脉直接穿刺注入造影剂,单侧者注入造影剂3040ml,双侧者注入造影剂4050ml,34秒钟内注毕。亦可用导管法。4)造影后的处理:注意造影侧肢体动脉搏动情况。预防感染:青霉素80万U每日二次,肌注,一般用3天。应用血管扩张剂:妥拉苏林255Omg每日三次口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酎(24万分子)50Oml每日一次共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