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氧气知识点.docx
空气氧气知识点梳理一、空气1、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o实验原理: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中空气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内空间的1/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误差分析:在这个实验中,导致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2)装置漏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二、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主要表现为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现象碳点燃碳+氧气f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磷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硫点燃硫+氧气f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镁点燃镁+氧气f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点燃铁+氧气f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石蜡点燃蜡烛+氧气f二氧化碳+水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备注: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3、氧气的制备:(1)工业制氧气一一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二氧化铳I、过氧化氢f氧气+水二氧化铳11、氯酸钾f氧气+氯化钾IIL高镒酸钾-氧气+镒酸钾+二氧化镒(3)实验室制备氧气装置图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B;加热高锦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A;选出氧气的收集装置:C或D。原因: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4)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一装一定一点一收一移一熄b、注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镐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5)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三、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四、常见气体的用途: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五、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六、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征:多变一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特征:一变多。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剧烈氧化:燃烧缓慢氧化:进行缓慢,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七、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组成固定,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氧气、氮气、氯酸钾等都是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