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docx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414011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2.5学分学时:40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后续课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适用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开课单位: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器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电气各系统的作用、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对汽车电气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知识与方法。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对各系统进行分析,并能对不同系统进行说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课程目标2: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分析汽车电气各系统的组成特性、各电器件性能的检测,能够掌握汽车整车电路识读方法。并结合文献研究汽车电气技术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3:理解并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敬业精神;能够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目标对汽车服务工程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o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L工程知识1.4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汽车服务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综合和交流。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电气各系统的作用、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对汽车电气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的知识与方法。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对各系统进行分析,并能对不同系统进行说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M2.问题分析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标准规范,识别与表达汽车服务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2: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分析汽车电气各系统的组成特性、各电器件性能的检测,能够掌握汽车整车电路识读方法。并结合文献研究汽车电气技术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H12.终身学习12.2能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及时关注并跟踪、把握汽车服务工程及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理论、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课程目标3:理解并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敬业精神;能够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M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1 .理论部分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L蓄电池1.1 蓄电池的作用、构造与原理1.2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教学要求:理解蓄电池的作用;掌握蓄电池构造与原理、工作特性。重点:蓄电池的构造与原理。难点:蓄电池的工作特性。421、2、32.交流发电机2.1 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原理2.2 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2.3 电压调节器的作用与原理教学要求:掌握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原理、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电压调节器的作用与原理。重点:交流发电机构造与原理、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难点:电压调节器的作用与原理。621、2、33.起动机3.1 起动机分类、构造与原理3.2 起动机的工作特性3.3 起动电路工作原理教学要求:起动机分类、构造与原理;会分析起动电路。重点:起动机构造与原理、起动电路工作原理。难点:起动电路工作原理。421、2、34.点火系4.1 传统点火系统4.2 电子点火系统4.3 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教学要求:了解传统点火系统与电子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重点: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难点: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621、2、35.照明与信号系统5.1 前照灯的结构与防炫目措施,前照灯的控制电路5.2 转向灯电路及闪光器的工作原理5.3 电喇叭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要求:掌握前照灯的结构、防炫目措施和控制电路;掌握电喇叭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转向灯电路及闪光器的工作原理。重点:前照灯的结构、防炫目措施和控制电路,电喇叭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难点:闪光器的工作原理。21、26.仪表与信息显示系统6.1 汽车仪表6.2 汽车报警装置6.3 汽车电子仪表教学要求:掌握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汽车报警装置的作用与控制电路;T解汽车电子仪表的显示器件。重点: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难点: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21、27.安全与舒适系统7.1 风窗刮水清洗设备7.2 电动辅助装置教学要求:掌握风窗刮水清洗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电动辅助装置的控制电路。重点:电动刮水器的工作原理;电动辅助装置的控制电路。难点:电动辅助装置的控制电路。61、28.汽车电路分析8.1 汽车电路的组成8.2 汽车电路的识读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电路的组成;掌握汽车电路识读方法。重点:汽车电路识读方法。难点:汽车电路识读方法。21、2、3合计3282 .实验部分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3。表3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与学时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测实验实验内容:蓄电池的结构认识和型号解读;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实验要求:能正确指出蓄电池结构的名称及型号的含义;能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及仪器;掌握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方法。22、32.交流发电机性能检测实验实验内容:交流发电机结构认识;交流发电机拆装;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及性能的检测。实验要求:熟悉交流发电机的结构;能够独立进行交流发电机的拆解及装复;掌握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及总成的检测方法。21、2、33.起动系统结构剖析与性能检测实验实验要求: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起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起动机零部件及性能的检测。实验内容:熟悉起动系统工作原理,掌握起动机的构造;掌握起动机零部件及性能的检测。21、2、34.点火系统结构剖析与性能检测实验实验内容:认识并理解汽车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观察点火系统能否正常点火;检测点火系统各部件。实验要求:熟悉并掌握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检测;熟悉并掌握汽车电子点火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检测。21、2、3合计8五、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案例、视频资源共等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安排习题课,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泛雅超星平台建立在线课程,提供灵活的自主学习平台。实验教学着重讲授如何用科学的手段来完成理论的验证;如何组织实验、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现象;介绍常用设备和仪器的原理、构造和使用维护方法以及综合实验内容的思路和方案设计等。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在实验前学生应复习和掌握与本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在实验中要严格遵守实验纪律,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实验结束后,按规定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每完成一项实验,要认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六、课程资源1 .推荐教材:(1)杨保成.汽车电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2)屈治富.汽车电气设备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9.2 .参考书:(1)高丽洁,李新.汽车电气系统构造与维修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9.(2)凌永成.汽车电气设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3)古永棋,张伟.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第6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3 .期刊:(1)滑娟,翟二宁.基于CAN总线电传动车辆辅助电气系统设计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04):267-271.(2)张晶,时玮,张元星,张静,李涛永.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安全因素及动态预警J.电源技术.2019,43(05):861-863+868.(3)陈旭,何世伟,朱杭,雷雨田,顾凯,陈红爱,左时胜,谢煜东,何涛.某款车载CD机的大电流注入法实验及仿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11):60-65.(4)臧海祥,傅雨婷,陈铭,沈海平,缪立恒,张思德,卫志农,孙国强.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EV充电站动态规划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40(01):163-170.(5)GaoShuan9SHENGWanxing9XUBin.ControllabilityEvaluationofChargingFacilityforAutomobilesintheOil-to-electricityTransformationandRenewableIntegrationJ.ProceedingsoftheChineseSocietyofElectricalEngineering.2019,39(08):2231-2241.4 .网络资源:(1) 汽车之家(2)都来学汽车学习平台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具体考核/评价细则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见表4。表4课程考核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考核环节占比考核/评价细则课程目标123过程性考核实验20(1)根据每个实验的实验操作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单独评分,满分100分。(2)每次实验单独评分,取各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实验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992阶段测验10(1)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满分100分。(2)每次阶段测验单独评分,取各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阶段测验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451作业10(1)考核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拓展,满分100分。(2)每次作业单独评分,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作为此环节的最终成绩。(3)以作业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541期末考核60(1)卷面成绩100分,以卷面成绩乘以其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2)主要考核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与信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