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1节 第2课时.docx
第二课时惯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会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就在身边.重点难点【重点】1 .认识到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 .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难点】1 .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 .正确解释惯性现象.3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教学过程知识点惯性【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819,完成以下问题:1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就是说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2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合作探究】演示一小球的惯性拨动簧片,把小球和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为什么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反而落入凹槽?答:金属片受到打击力,突然飞出,球未受到水平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故落入凹槽.演示二汽车中的惯性现象汽车突然刹车1 .观察上图车内人们的反应,为什么他们会向前倾倒?答: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阻力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2 .根据“问题1”想象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的情形,并解释原因.答:当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人们会向后倒;因为当汽车从停止状态启动时,人的脚底由于受力而随之运动,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所以当汽车启动或加速时,人会向后仰.演示三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作用是什么?答:快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立即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与车身撞击,甚至撞碎挡风玻璃飞出车外.安全带在碰撞发生时起到缓冲作用,安全气囊在发生撞击时,会自动弹出,人就不会撞到车身.演示四利用惯性及避免惯性1 .举出生活中的利用惯性的例子.答:掷铅球、投篮、跳远、紧固斧头等等都会利用到惯性.2 .举出生活中防止惯性危害的例子.答:交通工具的刹车系统、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地铁靠站时缓慢停止等等都是在避免惯性的危害.【教师点拨】1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质量大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形状、位置、体积、是否运动及速度的大小无关.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受惯性作用”或“因为惯性作用”,可是说“因为物体具有惯性”.2 .用惯性解释相关现象的思路是:(1)确定研究对象.(2)弄清研究对象在现象发生之前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描述哪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个部分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研究对象由于仍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现象.3 .惯性不光是有益的,还可能带来危害,此时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跟进训练】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2 .(多选)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ACD)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3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D)A.防止惯性的产生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出去”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4 .(多选)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BC)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8 .列车突然向左启动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D.列车向左运动是突然刹车5.如图所示,一人面向前方站在一艘匀速航行的轮船的甲板上的某处竖直上跳,当他下落时应落在(A)A.原处B.此处的前方C.此处的后方D.不能确定课堂小结1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 .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3 .惯性的利用和惯性危害的防范.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