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3-13-10.docx
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安宁疗护中心作为专门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其核心使命在于通过有效控制患者的痛苦与不适症状,从身体、心理、精神等多个维度给予全方位的照护以及充满人性温度的人文关怀。以此为路径,着力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助力他们能够在生命的最后旅程中安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去,达成生死两安的善终愿景。一、床位设置在床位规划方面,需充分考量当地的实际需求状况、资金筹备情形,并将未来发展的前瞻性纳入其中。应合理确定床位数,要求床位总数达到50张及以上,以确保能够满足一定规模患者群体的临终关怀需求,为构建系统、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科室布局临床科室架构:至少设立内科、疼痛科、临终关怀科等关键临床科室。其中,安宁疗护住院病区的功能区域划分应科学合理,涵盖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关怀室(告别室)、医务人员办公室、配膳室、沐浴室以及日常活动场所等。各区域之间相互协作、功能互补,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且能满足多元需求的住院环境,使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全面、贴心的照料。医技与职能科室协同:至少设置药剂科、医疗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等部门。对于医学影像、临床检验及消毒供应服务等医技功能,可通过与其他具备合法资质的专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获取,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在确保服务质量与专业性的前提下,提高安宁疗护中心的运营效率与资源利用效能。三、人员配备医师团队构建:安宁疗护中心需至少拥有1名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资深医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领医疗团队的专业发展与临床诊疗工作。同时,按照每10张床位至少配备1名执业医师的标准,充实医师队伍,确保医疗服务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此外,根据收治患者的疾病多样性与复杂性,还可灵活聘请相关专科的兼职医师进行定期巡诊,借助多学科协作的力量,精准处理各专科医疗难题,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医疗救治方案。护理团队组建: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护理管理骨干,统筹护理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每10张床至少配备4名护士,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网络,确保护理工作的细致入微与持续深入。并且,按照与护士1:3的比例配备护理员,辅助护士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如患者的生活照料、翻身拍背等,使护士能够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患者的专业护理与病情观察,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体验。多元人员补充:可依据实际业务开展需求与患者的个性化服务需要,配备适量且适宜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治疗)师、康复治疗师、中医药专业人员、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以及志愿服务人员等。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从不同角度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关怀,满足患者在医疗、营养、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升其临终生活质量与生命尊严感。四、建筑规范整体设计要求:安宁疗护中心的建筑设计布局应全方位满足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学以及无障碍通行等多方面的要求,为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打造一个安全、健康、便捷的空间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量临终患者的特殊身体状况与心理需求,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确保建筑空间既能满足医疗功能需求,又能给予患者及家属情感上的慰藉与关怀。病房细节考量:病房内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且每床间距不少于1.5米,为患者提供相对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便于医护人员开展护理操作与医疗救治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休息与康复。对于两人以上房间,每床间应设置帷幕或隔帘,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维护其人格尊严,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感受到私密与安全的呵护。每床均需配备床旁柜和呼叫装置,方便患者存放个人物品与随时呼叫医护人员;同时配备床挡和调节高度的装置,有效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卫生间与沐浴设施:每个病房应独立设置卫生间,卫生间地面需满足无障碍和防滑的设计要求,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与便捷,避免因地面湿滑而导致摔倒等意外事故。病区应设有独立的洗澡间,配备扶手、紧急呼叫装置等安全设施,充分考虑临终患者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特殊性,配备适宜的洗澡设施、移动患者设施以及完善的防滑倒等安全防护措施,使患者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个人卫生清洁,维护其身体的清洁与舒适,提升生活质量与尊严感。活动区域规划:设有室内、室外活动区域,且均应严格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方便患者使用轮椅、平车等辅助器具自由通行。在患者活动区域和走廊两侧应合理设置扶手,为患者提供行走支撑与安全保障;房门设计应方便轮椅、平车进出,确保患者在转移过程中的顺畅与安全。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也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使患者能够顺利接受各类检查与治疗服务,避免因建筑障碍而给患者带来不便或风险。关怀室(告别室)特色:设有关怀室(告别室),在设计与设施配备上应充分考虑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与特殊性,尊重不同民族的丧葬习俗与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人性、人道、关爱的核心理念。室内应配备满足家属告别亡者需要的各类设施,如舒适的座椅、安静的环境氛围营造设施等,为家属提供一个私密、庄重、温馨的告别场所,使其能够在最后的时刻与亲人进行情感交流与道别,慰藉生者的心灵,彰显对生命的敬重与对逝者的缅怀。五、设备配置基本设备清单:至少配备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身高体重测量设备等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工具,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呼叫装置、给氧装置、电动吸引器或吸痰装置等医疗救治设备,用于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医疗需求;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疮功能的床垫,有效预防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问题;治疗车、晨晚间护理车、病历车、药品柜等护理与医疗管理设备,方便医护人员开展日常护理工作与药品管理工作;心电图机、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超声雾化机、血糖检测仪、患者转运车等专业医疗检测与转运设备,为患者的诊断、治疗与转运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医疗服务的全面性与专业性。对于临床检验、消毒供应服务,若已与其他合法机构签订相关服务合同并由其提供服务,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可不配备相应的检验和消毒供应设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床单元装备标准:病房每床单元基本装备应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包括病床、床垫、被子、枕头、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以及床头柜、椅子、输液架等配套设施,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享受到舒适、便捷的居住条件,为其提供一个温馨、像家一样的治疗与康复环境。其他适配设备:应当依据安宁疗护中心所开展的具体诊疗业务特点与需求,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其他各类设备,如针对患者心理疏导与精神慰藉需求配备的心理治疗设备、音乐放松设备等;为满足患者康复需求配备的康复训练器材等;以及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而配备的娱乐设施等。通过配备多样化、个性化的设备设施,全方位满足患者在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使患者在安宁疗护中心能够得到全面、优质的关怀与照顾。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为切实强化对安宁疗护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全力确保医疗质量的卓越性与安全性的稳固性,依据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规范。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独立设置且专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对于其他兼营安宁疗护业务的医疗机构,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相关管理工作。一、机构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安宁疗护中心务必制定并切实贯彻执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遵循国家所制定、公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明确界定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落到实处,全方位保障医疗质量的高水平与患者安全的无虞性。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使安宁疗护中心的运营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在规范的轨道上有序运行,为患者提供可靠、安全的医疗服务环境。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职责:应当设立独立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职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专职负责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工作,具体履行如下重要职责:对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落实情况展开深入、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与漏洞,确保制度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得到充分体现。针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关键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与评估,查找潜在的质量风险与安全隐患,为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有力依据。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以及影响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严密监测、精准分析与及时反馈,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并监督其执行效果,将医疗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全面监督、悉心指导安宁疗护中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涵盖手卫生规范的执行、消毒灭菌工作的开展、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范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的妥善处理等各个环节,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不断优化医院感染防控体系,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医疗环境。人员资质要求: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此类人员需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扎实的工作经验积累。他们能够凭借其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有效组织开展各类质量管理活动,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行敏锐洞察、科学分析并妥善处理,为安宁疗护中心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专业人才支撑,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与权威性。财务与后勤管理职责:财务部门应承担起对医疗费用结算进行严格检查与监督的重要职责,通过对费用明细的审核、费用数据的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费用结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异常情况,如收费项目不合理、费用计算错误等,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加以规范与整改,确保医疗费用结算的准确性、公正性与透明度,维护患者的合法经济权益。后勤管理部门则负责全面统筹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与维护,如消防器材的配备与检查、监控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等,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演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处理各类安全突发事件,为安宁疗护中心的正常运营与患者的安全就医提供稳定、可靠的后勤保障环境。二、质量管理安宁疗护中心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与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该体系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标准、优化质量控制流程等措施,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各环节。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将国家和行业的专业要求转化为内部的操作准则,落实严谨、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诊疗护理相关指南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在每一个医疗行为中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患者的身体痛苦、心理需求与精神慰藉,使医疗服务不仅具有专业性,更充满人性温度,全方位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与生命质量。诊疗护理规范操作:严格依照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开展每一项相关工作,从患者的接诊、诊断、治疗到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都要遵循既定的规范流程,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安全性。建立合理、规范的诊疗护理服务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与工作衔接机制,避免出现工作漏洞与推诿现象。施行患者实名制管理,准确记录患者的身份信息、病情资料、诊疗过程等,便于医疗信息的准确传递、共享与追溯,为医疗质量的管理与监控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与医疗安全O质量问题报告机制:建立健全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逐级报告的有效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监督与问题发现工作。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