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标准.docx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化工仪表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仪表使用与维护、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同时与自动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识读PLC控制系统图纸、认识低压电器元器件,根据PLC系统电气图正确安装元件与接线、PLC控制系统调试、PLC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PLC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PLC控制系统的维修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等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熟悉西门子S7系列PLC设备的技术参数、编程指令、编程方法;2 2)了解其他型号PLC产品的特点及指令。3 3)熟悉PLC控制系统的构成。4 4)掌握PLC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及程序调试。5 .能力目标(1)使用适当的工具,按照工艺要求,根据电气安装图进行控制盘安装。(3)能正确选用电器元件并能根据现场要求进行调整。(3)能够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调试。(4)能够对PLC控制系统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利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查找故障点,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故障排除。(5)能根据系统工作情况,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组织技术改造工作、绘制系统电气图,提出工艺要求,编制技术文件。6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参考学时28学时。四、课程学分1.5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PLC编程软件STEP7的使用(1) STEP7MicroWINV4.O软件的主要功能,系统配置,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的管理,梯形图程序的形成及编辑,指令表程序的形成及编辑,PLC操作,监控与检测。(2) PLC控制系统的构成,PLC电源,I/O地址,PLC输入输出回路的接线,端子排。(1)能够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梯形图、指令表的编写及程序的读写操作。(2)能够用编程软件对PLC的运行进行监视。(3)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要求,完成PLC输入输出端口与设备的连接。(4)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PLC编程软元件,编制PLC基本环节程序。42电动机基本控制(1) STEP7MicroWINV4.0软件的主要功能,系统配置,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文件的管理,梯形图程序的形成及编辑,指令表程序的形成及编辑,PLC操作,监控与检测。(2) PLC控制系统的构成,PLC电源,PLC输入输出回路的接线。3.PLC基本编程软元件。4.PLC的基本指令、编程规则与典型程序块、经验编程法。(1)能够使用编程软件进行梯形图、指令表的编写及程序的读写操作。(2)能够用编程软件对PLC的运行进行监视。(3)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要求,完成PLC输入输出端口与设备的连接。(4)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PLC编程软元件,编制PLC基本环节程序。(5)能够使用S7200PLC的基本指令编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6转、过载保护及报警控制的程序。3三相电动机的星角降压启动控制(1)栈指令的应用(2)单序列顺序控制功能图与顺序控制设计法,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3)数据传送指令的应用。(1)能够使用S7200PLC的堆栈指令进行电动机Y一接降压启动PLC控制程序编写。(2)能利用顺序功能图进行电动机Y接降压启动PLC控制程序编写。(3)能利用数据传送指令进行电动机Y一接降压启动PLC控制程序编写。44十字路口交通灯的PLC控制设计(1)PLC的内部计数器(增计数器、双向计数器)的应用。(2)顺序控制功能图与顺序控制设计法,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3)启保停电路编程方法。(4)顺序控制指令LSCR、SCRTSCRE的编程方法。(1)能够使用S7200PLC的定时器、计数器软元件,会设计定时、计数基本电路。(2)能够使用S7200PLC基本指令编写项目要求的控制程序。(3)能够按项目要求对程序进行调试。(4)能够使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技能,完成自主训练项目的设计。45运料小车多种方式控制(1)基本指令的深化(2)跳转指令的应用。(1)能够跳转指令编制程序。(2)能够使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技能,完成运料小车多种方式控制的设计。(3)能够按项目要求对程序进行调试。46生产线控制系统(1)三相电动机的星角降压启动控制的深化(2)子程序的调用(I)能正确进行I/O的分配,会正确连接方法。(2)能够使用子程序的调用指令编写生产线控制系统47实践测试2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加强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结合课堂提问、学生项目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技能训练及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辅助采用讨论法。具体如下: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和研究已有的案例组织教学。本课程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中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分析和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先讲述这一部分中学生通过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讨论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提供的教学资料,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黑板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形象生动的展示典型案例及相关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评价方法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采取过程性考核成绩(30%)与期末闭卷考核成绩(70%)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30%)主要包括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