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任务及方式.docx
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任务及方式(一)工作职责L指导驻点医院按照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定期向疾控部门报告驻点医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2 .收集、分析驻点医院传染病监测信息,负责对驻点医院内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效果评估和信息报告。3 .实时向驻点医院通报区域传染病预警信息,对防治新发、突发和季节性传染病工作措施、平急转换机制和应急准备情况进行督导检查。4 .会同驻点医院开展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二)工作任务L掌握基本情况。收集并建立医院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的工作情况台帐。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驻点医院发热门诊(肠道门诊)、门急诊和住院部进行巡查,发现就诊和收治的总人数、或五大症候群中重症患者异常增多,发现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测、疾病诊断、药物治疗和信息报告异常的病例时,及时报告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核实诊断和流行病学史。3 .风险排查。结合疾控部门发布的工作提示和季节性传染病流行特点,对驻点医院内重点科室、药房、检验科、影像科、院感及公共卫生科的重点疾病诊疗能力、药械储备、隔离管控等防控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工作建议,进行技术指导。4 .工作督办。督查医院公共卫生科及相关临床科室对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发出的预警信息是否及时响应、规范处置,信息部门是否每日按时上传规定的数据,承担监测任务的哨点医院责任科室是否按时开展采样送检和信息报告。5 .定期会商。定期向院内相关科室通报重点传染病疫情评估风险,会同相关科室组织开展传染性疾病疫情趋势及救治需求情况会商,提高临床一线对传染性疾病患者问诊、检查、诊断、治疗和管理的精准性。6 .督导检查。传达疾控部门关于医疗机构落实医防融合、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和指令;对医疗机构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平急转换机制和应急准备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医疗机构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等疾病预防控制责任;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按要求开展数据交换和排查处置。7 .情况报告。定期向疾控部门报告驻点医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重要事项。8 .工作协查。协助疾控部门调查处置传染病疫情和违法违规行为,承担疾控部门交办的工作。(三)工作方式疾控监督员可通过参加院长办公会、临床科室例会、会商会、防治专家研讨会、查阅院内信息系统和现场调查处置等多种方式,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定期会商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强化院内、院外联动,强化“研-交-办-督-结”环环相扣的工作闭环管理。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驻点医院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公共卫生领导小组(医防融合领导小组),由院办牵头建立包括医务部门、公共卫生科等部门及临床科室为支撑、全院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对接机制,为疾控监督员履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指定部门和人员协助配合疾控监督员开展工作。疾控监督员职责与驻点医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主体责任互不替代,与政府各部门的监管职责互不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