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2019—2025年).docx

    • 资源ID:132458       资源大小:20.0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2019—2025年).docx

    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2019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及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广安教育现代化,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建设川东北教育高地,根据中省相关办学规范标准,结合广安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政府主导、问题导向、布局科学、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则,以办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推进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规划依据及标准校舍建设方面,幼儿园按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幼儿园标准设计样图(教发函(2019)1号)以及四川省幼儿园基本办学标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按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川教(2012)184号)规划,普通高中按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2008)109号)和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体系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按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规划,特殊教育学校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11)156号)规划;教师配备按照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测算;教育仪器设备(含三通两平台和教育信息化)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川教(2011)61号)规划。根据中、省规定标准,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标准中涉及区间值的执行低线标准,具体如下。(一)建设标准。根据国家“十二五”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规定,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一是生均用地面积标准:公办幼儿园每生按1315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农村小学每生按26.5平方米、农村初中每生按21平方米,城市小学每生按27.23平方米、城市初中每生按29.66平方米,普通高中每生按28.7平方米,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按5466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每生按63.1182.44平方米。二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标准:幼儿园每生按&89.9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农村小学每生按6.47.34平方米、农村初中每生按5.376.87平方米,城市小学每生按5.858.35平方米、城市初中每生按7.0310.08平方米,普通高中每生按6.839.63平方米(为适应高中综合改革需要,教室数量在保证基本办学需要基础上,按增加20%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每生按27.9732.89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每生按25.7532.26平方米。(二)专任教师配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配备专任教师,幼儿园按每班两教一保配备、小学按1:19、初中按1:13.5、高中(中职)按1:12.5、特殊教育学校按1:5配备。(三)教学仪器设备标准。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2.0”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结合我市学校实际,经测算,教育仪器设备(含三通两平台、信息化2.O计划)按每生5000元标准规划。(四)学校班额标准。国家标准公办幼儿园班额为每班学生人数25-30人,我市统一执行公办幼儿园每班学生30人的标准。国家标准小学每班学生45人、初中每班学生50人,省政府要求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我市要求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到2025年基本实现国家规定标准°高中阶段教育班额标准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川教(2009)249号)有关规定,省级以上示范高中起始年级原则上每班不得超过56人,我市统一执行该标准。三、实施范围全市所有办学条件未达标的公办学校,包括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含长期保留的教学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达标主要内容含校舍、运动场地、实训场地建设和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及信息化、师资配备等办学基本条件。四、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全市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园)624所,其中基本建设217所(新建133所、改扩建84所),按规划达标只需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学校(园)407所;规划总投资64751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78298万元,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含信息化建设)投资169212万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需新增专任教师9846名。(二)阶段目标Q1.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达到80%,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全面建成“三通两平台”,网络教育资源得到广泛深度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园)258所,其中基本建设120所(新建81所、改扩建39所)、按规划达标只需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学校(园)138所;总投资301212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资金23783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含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63382万元。全市新增专任教师4505名。2.到2025年,再经过五年建设,全市公办幼儿园学位数占比保持在80%以上(不因生育政策调整而下降比例),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实现国家规定的标准班额,高中阶段毛入率达到95%以上,普通高中学校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一批产教联盟和一批生产实训基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层次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全面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规划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园)366所,其中基本建设97所(新建52所、改扩建45所)、按规划达标只需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学校(园)269所,总投资34629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入资金240468万元、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含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105830万元。全市新增专任教师5341名Q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市上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保障体系。切实把补齐教育短板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狠抓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二)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要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强化与年度规划和各类教育规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精心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的机制,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闲置的资产进行清理,统筹规划,能用于办学的整合利用,无法用于办学的,要依法依规处置,获得的收益用于教育发展达标规划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规划实施,引导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三)保障师资。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的原则,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及时补充教师,满足高考综合改革、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化解大班额对师资的需求。开展公办学校教师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试行幼儿教师合同制,建立定期增长机制,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缺员及编制不足等问题。(四)加大投入。认真研究中省相关政策,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每年争取到位中省建设专项资金5.5亿元以上。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和具体工作措施,统筹使用好专项资金。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持结构,将年度中小学校(园)达标建设资金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和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Q(五)逗硬考核。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健全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对纳入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发展改革任务,开展监测评估和跟踪督导,及时通报落实情况。对实施规划成效突出的区市县(园区)予以奖励,对履行职责不力,没有如期完成达任务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附件:1.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基本建设年度规划表2,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学校(园)建设规划表3 .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专任教师需求表4 ,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需求表

    注意事项

    本文(广安市教育发展达标规划(2019—2025年).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