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传染性疾病管控制度3-5-5.docx
养老机构传染性疾病管控制度一、预防举措健康教育推广:借助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以及设置宣传栏等多种途径,针对老年人开展卫生习惯与行为习惯培育教育工作。向老人普及基础且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常识,有效提升其自我防护认知水平,降低流行病的发病几率。严格消毒流程实施:坚决执行卫生消毒相关制度,针对老人日常生活与活动的空间区域,采用开窗通风换气与白醋熏蒸相结合的消毒方式;对于餐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物品实施高温消毒处理,卫生间与寝室地面则每日运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操作,从源头上杜绝病菌滋生与传播。膳食营养优化与体质增强:注重老年人膳食营养搭配,鼓励其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食物,保障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合理安排老人午休时间,在老人起床时及时提醒并协助其穿戴好衣物,预防因温差变化引发流感。根据天气状况适时调整老人户外活动时的着装,避免着凉或过热,全方位增强老人身体抵抗力。食品安全采购监管强化:严格遵循食堂食品采购规范制度,确保食品进货渠道合法合规、食材新鲜无变质且储存方式科学合理。在食物烹调过程中,严格落实生熟分开原则,妥善进行食品留样,通过严谨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二、管控机制组织架构搭建:成立专门的传染性疾病管控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全面统筹领导管控工作;护理服务部主任出任副组长并负责相关记录工作;健康管理室保健医生作为骨干组员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各楼层护理组长担任组员,具体落实各项管控任务,形成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监督指导与培训开展:副组长承担起监督与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的重要职责,定期组织全院养老护理人员开展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专项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防控意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能够精准、高效地执行到位。感染监控体系设立:设置机构内感染监控人员岗位,负责对各单元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细致检查与督促,确保养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消毒隔离原则,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保障机构内环境安全与老人健康。消毒剂知识普及与应用规范:护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类消毒剂的性能特点、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关键因素等知识,熟练掌握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技能,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个人物品专用管理:体温计、便器等个人护理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制度,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毛巾、脸盆、牙刷、剃须刀等洗漱用品同样遵循专人专用原则,从细节处保障老人个人卫生安全。洗手规范与要求强化:护理人员在接触血液、体液以及被污染物品后,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洗手;在护理每位老人前后以及协助老人餐前便后,均要认真洗手,通过规范洗手操作,有效切断病菌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环境清洁与消毒标准细化:各护理单元应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方式,床头桌、椅每日进行湿式擦拭,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当出现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情况时,应立即运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拖净处理。抹布、拖把应按照区域划分专用,并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清洗与晾干操作。同时,各护理单元应配备完善的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用的肥皂或液体皂应保持清洁状态,可选用纸巾或一次性擦手毛巾擦干双手,避免交叉污染。终末消毒与特殊情况处理规范:在老人出院或死亡后,其居住的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严格按照终末消毒程序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对于入住后确诊患有传染病的老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迅速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同时通知其亲属将老人转送至专门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治疗。老人使用过的物品、被服、病室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置,防止病菌扩散传播。教育培训与记录台账建立:定期组织开展传染性疾病防控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防控知识与技能。同时,建立健全消毒工作记录台账,详细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对象、消毒方法以及消毒人员等信息,为防控工作的监督、评估与追溯提供有力依据。三、应急处置方案疑似病例隔离安排:一旦发现入住老年人疑似患有传染病,应立即将其转移至单人房间进行隔离观察,直至转送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与治疗,防止可能的病菌传播扩散。信息上报流程启动: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至护理服务部,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以便护理服务部能够迅速组织协调后续防控工作。消毒防控指导与实施:健康管理室迅速响应,及时赶赴现场执行全面的消毒隔离措施,并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防控工作指导,确保消毒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工作人员防护措施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依据与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程度以及传染病的不同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防护措施,并严格遵医嘱给予治疗和心理护理。具体防护方法如下: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进行防护;对于接触传染疾病,需穿戴手套、隔离衣,必要时配备防护服;在面对血液传染疾病时,应佩戴手套与隔离衣;对于黏膜传染疾病,则需佩戴手套、隔离衣、口罩、防护镜以及帽子等防护用品,切实保障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终末消毒程序执行:待疑似病例老人转出或死亡后,对其居住环境及相关物品进行全面终末消毒处理。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室内空气可运用紫外线照射或用过氧乙酸进行熏蒸、喷洒等方式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彻底清洁消毒,消除病菌残留隐患。职业暴露应急响应:如在防控过程中发生传染病职业暴露事故,应立即启动传染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规定的流程与措施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涉事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化。